父亲的模样美术的价值和意义又在何处

  • 艺术展览
  • 2025年01月06日
  • 在中国美术馆的宝库中,有一幅作品,名为《父亲》,它以罗中立的笔触呈现给世人。六十年来,这座美术殿堂收藏了无数杰作,每一件都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这幅画,是我最为倾心的作品之一。 作者以其扎实的写实技巧和浓重的色彩,将一个农民在晒谷场上喝茶的小景象深刻地刻画出来。黝黑的人皮肤上挂着汗珠,眼神透露出劳作与疲惫间的一丝舒缓。巨大的肖像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五

父亲的模样美术的价值和意义又在何处

在中国美术馆的宝库中,有一幅作品,名为《父亲》,它以罗中立的笔触呈现给世人。六十年来,这座美术殿堂收藏了无数杰作,每一件都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这幅画,是我最为倾心的作品之一。

作者以其扎实的写实技巧和浓重的色彩,将一个农民在晒谷场上喝茶的小景象深刻地刻画出来。黝黑的人皮肤上挂着汗珠,眼神透露出劳作与疲惫间的一丝舒缓。巨大的肖像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五,人物形象凝重而纯朴,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慑力。

不是所有艺术都能被每个人所接受。一些轻松悦目的、才华横溢的作品,或许更容易吸引人们关注。但是,《父亲》这种沉重至令人心悸、物象令人触目甚至近乎“丑陋”的主题,却能够让人难忘。穿越历史记录时代,定格特定时期国人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作者在80年代或许技艺未达到娴熟老道,但我相信他经过精心设计,并运用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手法和绘画技巧,以最大努力追求最佳效果。在实践过程中,他超越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理论阐述,而显得朴实无华。他精准再现了一些细节,如耳上的圆珠笔和手指上的胶布,为这个历史时代赋予标志性意义。

厚重主题内容并非偶然,它源于生活经历、对历史的情感,以及寻觅创意灵感。这份情感激起了作者创作冲动,而一切好的作品最初缘起都是如此产生。此外,这幅画远远超越任何宣传,其内涵足以打动一代又一代今天我们以及未来他们。而中国作为农业国家,一代又一代辛勤努力,不断发展至今,无数个父亲养育造就了这个国家。

这不仅是一种欧美现代超级具象主义形式,也可能是翻版,但父亲脸上的真实皮肤纹理和汗毛孔清晰可辨,这无法简单机械功能替代。背后浸透的是作者的情感与技艺语言,使其跨越时间成为永恒之作,那低垂目光与纵横沟壑将通过技艺升华,与任何照片相比,更直观地进入历史,最终成为精神特质与砥柱脊梁意义的一部分,对不同时代的人们唤起记忆。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