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韵达利艺术展重现鬼才31幅杰作
展厅内部,5月11日,“萨尔瓦多·达利——魔幻与现实”艺术展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次展览得到了卡拉-萨尔瓦多•达利基金会等收藏机构的授权,展示了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自青少年时期至晚年创作的31件代表作品(复刻品),通过这些作品来揭示其绘画技法和艺术理念上的探索与重大创新,为公众提供了解达利创作生涯与成就以及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机会。前不久,广州图书馆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场不同主题的大型艺术展,如毕加索、拉斐尔,以及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的作品,这些都成功地让人们在图书馆里体验“艺术盛宴”。
作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西班牙画家之一,与毕加索和米罗齐名,萨尔瓦多·达利以其极富想象力、怪诞神秘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而闻名。本次展览以创作年份为线索,以等比例复刻形式再现了他从1921年到1983年的31幅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达利在不同的阶段中风格演变和创新探索,从他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于1921年左右创作的《拉斐尔式脖颈自画像》,到早期运用“双重图像”手法于1929-1932年的《隐形人》,以及热衷科学和原子理论时期1952年的《卡拉巴思迪亚,天体构成的加勒提阿》等。
此外,本次展览还包括他的最后一幅油画约1983年的《》(即未命名),这反映出他晚期极度抽象化、意象化风格。此外,对于想要更直接感受达利创作风格的人们来说,在现场可以根据两幅著名作品——1931年的《速度感》及1956年的《静物》搭建相应场景供拍照“打卡”。其中,《速度感》是同一年间代之有记忆永恒,而软钟被视为对时间相对性的象征;而静物则表明他对于悬浮概念进行前卫探究。
为了增强观众体验,本次活动每逢五六日下午2:30分将举办导赏,并且特别针对外籍群体安排英文导赏。导赏团队由专业教师、美术学院学生、社会力量志愿者组成,他们将带领大家深入理解各个时代中的艺术价值。而为了鼓励更多人的参与,也开展了一项“这很达利”工作坊活动,让读者尝试模仿并借助摄影或绘画完成一件类似达里的作品,并提交投稿,有可能被选中同步展示。在这个期间,将持续至6月19日结束。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李怡洁 通讯员林雪芳 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