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预演新世界的幻境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是骗局吗
当代美术:如何从全球视野重新解读历史价值?—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是骗局吗?
值此“美术”一百周年之际,如何基于当代的视野反思并重估其历史价值,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透过对“八五美术运动”时期栗宪庭、高名潞的相关文本,以及对康有为“画学变革论”和“大同论”的重新理解,我们可以将“美术”置于全球的视野,提出它与意大利未来主义、俄罗斯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剧场和法国达达主义一同构成了20世纪初全球性的艺术—社会的联动。在此基础上重申康有为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大同”构想,以及其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预言或预演与今日全球化境况的批判性关联。
1987年,黄永砯将王伯敏的《中国绘画史》和当时风靡国内美术界的赫伯特·里德的《现代绘画简史》一同扔进了洗衣机,搅拌两分钟后,掏出一堆纸浆。这一举动仿佛是彻底告别历史和传统的一部宣言。在这之前,在《厦门达达——一种后现代》一文中,黄永砯就已公开宣称,他们组建这个团体的是为了在全国性的前卫运动中进一步制造混乱。没过多久,在厦门文化宫广场实施行为《事件》中,他们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口号,“达达展在此结束”,表明他们态度,这些荒诞激进行为所针对不仅是一度主导了半个多世纪现实主义美术传统,也包括绘画本身。
这些激进行为所针对不仅是一度主导了半个多世纪现实主义美术传统,也包括绘画本身,更是在他们眼中成为反叛对象。在他们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达达,因为“达达本身就是反ダダ”。没有目的,本身就是目的。这也是黄永砯和厦门達達與同時期诸多前衛藝術實践差別所在。
高名潞也曾指出前者對後者的衝擊。在後者这里,无论是北方藝術小組形而上的再現,或西南群體生命流意識,都或明或暗存在着一個訴求目標與理想。而前者即黃永砯及厦門達達實踐則是一種「無意義之意義」,他們試圖「在無意義中獲得自由」。
无目的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对象。对于黃永砯、厦門達達乃至整个「八五藝術運動」而言,中國古代畫史傳統,一直到20世紀「藝術」傳統(即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或現實主義)傳統,都成為他們對象。但正是這種叛逆之舉,将力主變革的心態聯繫起來,使得整個20世紀,一樣充滿著挑戰與創新精神。尽管時代背景不同,但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兩個時期都處於尋找新的出口的情境下,因此可以說,它們具有相似的價值觀念,即追求變革並創造新的可能性。
學界對於「藝術」的這段歷史公案已經有不少研究,而相關著述可謂汗牛充棟。本文並非要再次探討這段歷史,也無意去探討細枝末節。我更關心的是如何從當代藝術角度,以一种倒放電影方式,在現實與歷史之間重探另外關係,並調動起更多隱伏於歷史煙霧中的感知與潛能。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有些人认为艺术应该保持其独特性,不应被简单地归类或者用数字衡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去测量、分析甚至购买艺术作品时,我们是否已经隐约意识到了这一转变呢?也许,这正是一个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即使这问题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惑或者不安。但愿我们的讨论能够引发更多关于这一主题的人们参与进来,为这个话题提供更加全面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