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艺舞台老舍之子曝光创作初心美术教育从本科到专科一路走来如同航海般艰辛与辉煌
在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海洋中,老舍无疑是一位航行于多种文体的勇者。除了小说,他还驾轻就熟于戏剧、散文、杂文、诗歌等众多风格。他笔下不仅有话剧和京剧,更是曲艺和儿童剧的探索者。本周末,老舍这颗璀璨星球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宝船》,将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闪耀灯火。这部作品,是他1961年春节期间创作完成的一份礼物,曾在1962年和1986年两度与孩子们共度佳节。此次再次踏上舞台时隔28年的重逢,《宝船》也将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盛宴。而新京报将邀请20名观众亲历这场文化盛会。
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起父亲创作《宝船》的故事:“父亲收到中国儿艺的委约后,只用半个月时间,就把这个故事讲述给我们听。”那一年是1961年,那个春天充满了希望与生机。《宝船》首演后的第二年,它便与另一部作品《马兰花》并称为中国儿艺的双璧。
学者关纪新对此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宝船》是一种‘轻型’作品,但它承载着深刻的人性道德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民族价值传承的心系,以及他对于孩子纯真的态度。”关纪新指出,老舍虽然经历了一段悲惨的童年,但他的爱心却被转化为了写给孩子们的话语,最动情最真挚。
导演钟浩带领团队对该剧进行全面升级,将其现代化,同时保持原著诚意。他认为,“尽管这是五十多年的古典,但它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了最深刻的事理和朴实的情感。”
舞美设计师冯磊介绍说,他们融合折纸元素,使得舞台呈现更加丰富。“每当主人公念出口诀时,四面墙壁都会缓缓展开,如同折纸一样叠出一个小巧精致的小纸船。”同时,在服装设计上,也巧妙地运用了折纸技法,为角色增添了一抹独特之处。
【劇情】
取材自江苏铜山民间故事中的“王小二救李八十”,讲述了王小二如何通过念口诀让一张小纸船变成大船,并帮助动物逃离洪水,最终追回被骗走的大宝船。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是关于善良胜过奸诈,大智若愚之间人性的巨大差距的一个微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