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童艺术舞台老舍之子回忆创作初心与艺术教育未来辉煌的无限可能
在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历程中,老舍以其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他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更是戏剧、散文、杂文和诗歌等众多艺术形式的创作者。在戏剧领域,老舍不仅尝试了话剧和京剧,还涉足曲艺与儿童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宝船》,将在本周末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这部作品最初诞生于1961年,是他为中国儿艺特意创作的一部精心打磨的小品。《宝船》曾在1962年和1986年两度登陆儿艺舞台,此次再次回到舞台,将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盛事。本周五晚,新京报将邀请20位观众亲临现场体验这场文化盛宴。
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起父亲创作《宝船》的经历时表示,这部作品是在1961年的春节期间,由中国儿艺向老舍发出委约后迅速完成的。他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出精心设计的小品,并且就在接下来的年份里,它便首次亮相于儿艺舞台,与另一部经典之作《马兰花》并称为“一花一船”,成为了中国兒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学者关纪新分析认为,《宝船》是一种“轻型作品”,它通过对孩子们世界中善恶真假美丑等概念的描绘,展现了老舍先生对于民族价值守望的一贯态度。关纪新指出:“因为他自己有一个悲苦的童年,所以他对儿童也特别喜爱,作品中写到儿童也最上心、最动情。”
此次重排版改编中的导演钟浩带领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了一系列革新的升级。钟浩强调,无论这个故事已经有着五十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点也不旧,它讲述的是我们共同认同的人性道理和纯粹价值观。” 在保留原著忠诚性的同时,也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使得古今交融,一举成为现代观众喜爱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在舞美设计方面,该团队引入了折纸元素,让记者看到了舞台中央像纸一样翻滚,最终形成了一艘神奇宝船。此外,在服装设计上也巧妙地融合了折纸技法,为整个表演增添了一抹独特魅力。
【故事简介】
《宝船》的故事源自江苏铜山民间传说:王小二救助落水老汉李八十后,被赠予一条小纸船,只要念口诀即可变大。这条神奇的航行工具帮助王小二及其动物伙伴逃离洪水,同时还拯救了好吃懒做却背叛信任的人物张不三。当张不三企图骗走宝船献给皇帝时,王小二与李八十及动物朋友们联手成功夺回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