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艺舞台老舍之子揭秘创作故事艺术培训中心取名热潮创意无限梦想启航
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老舍无疑是文体多样化的代表人物。除了小说,他还涉猎戏剧、散文、杂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并创作了诸如话剧、京剧、曲艺和儿童剧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在即将到来的本周末,老舍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宝船》将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隆重上演。这部作品最初于1961年完成,后分别于1962年和1986年两度登上中国儿艺舞台。此次时隔28年的再演,将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盛事。本周五晚,新京报特别邀请了20名观众亲临现场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老舍之子舒乙回忆起《宝船》的创作背景时表示,这部戏最初是在1961年春节期间,由中国儿艺向老舍发出委约仅半个月时间内就完成写作。紧接着,在1962年的首演中,它与另一部著名儿童剧《马兰花》并称为“一花一船”,成为了中国儿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者关纪新认为,《宝船》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作品,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类型,它以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描绘了孩子们纯真的世界,以及他们对善恶真假美丑的直观感受。这种写法不仅吸引了当时的小朋友,也启发了他们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
对于此次重排版《宝船》,导演钟浩带领团队进行全面升级,以保留原著精神,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他解释说:“虽然这部戏源自50多年前,但它用最普通的话语表达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最朴实的人性情感。”在舞台设计上,他们巧妙地融合折纸元素,让神奇宝船的出现更加令人惊叹。
在之前举行的一场探班活动中,我们目睹了一幅看似平静但充满变化的大幕。当主角念出口诀,那么四面墙壁都会缓缓翻转,“叠”出一艘小纸船。这份精细工艺与传统折纸艺术相呼应,而服装设计也同样采用折纸元素,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宝船》的故事来源于江苏铜山民间传说中的王小二和李八十之间的情谊。王小二救下落水老汉后获得了一条小纸船,只要念出“快长快长,乘风破浪”,这艘小帆boat就会变成大型帆boat。在洪水来临时,小二驾驶着这个神奇的小帆boat救出了各种动物,并成功追回被张不三骗走献给皇帝的大帆boat,最终展现出了友爱与勇气的心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