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铄柒零捌零水墨记忆美术教育自考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 艺术展览
  • 2025年01月31日
  • 北京时代美术馆在2014年7月12日至8月10日期间举办了“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其中黄铄的作品《从戾场到立场——青年人的主体构建》也参加了此次展览。她的水墨画作品《旋》创作于2012年,尺寸为130×179cm,采用纸本水墨技法。 黄铄自小便接触绘画,她的兴趣培养始于简单的速写。在父母的鼓励下,她勇敢地运用线条来表现人物,这时她开始积累大量的人物速写

黄铄柒零捌零水墨记忆美术教育自考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时代美术馆在2014年7月12日至8月10日期间举办了“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其中黄铄的作品《从戾场到立场——青年人的主体构建》也参加了此次展览。她的水墨画作品《旋》创作于2012年,尺寸为130×179cm,采用纸本水墨技法。

黄铄自小便接触绘画,她的兴趣培养始于简单的速写。在父母的鼓励下,她勇敢地运用线条来表现人物,这时她开始积累大量的人物速写。启蒙老师的话语深刻影响着她:“如果你看到一个东西却不能表达出来,就不要去画它;你要是画它,就一定要把它坚决地表达出来。”这句话让黄铄印象深刻。

黄铄的灵感来源于自身敏感而腼腆的人不善于语言表达,但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她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并对之产生困惑与好奇。她倾向于通过绘画来表达这些感觉,而不是使用语言,因为语言很容易使这些感觉变质。本幅为《光如女王般经过》,纸本水墨,130x179cm,创作于2013年。

对于黄铄来说,绘画比文字更重要。她的作品里有一些东西,即使在你还不明白其意义时就已经存在了。她认为绘画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它能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意义。而文字可能会有局限性。她希望通过绘画创造一个充满自己感受的世界,为此她将具体事物结合起来,用以表示一个没有实际存在的抽象空间。本幅为《大风·细语》,纸本水墨,95×170cm,创作于2014年。

艺术创作对于黄铄来说,是一种私密的心理宣泄。当她处于比较孤独或无法用言语发泄的时候,她会利用绘画作为沟通自己的窗口。在一层层渗透中,她逐渐形成清晰形象,同时呈现出不可预知的可能性。本幅为《隔岸》,纸本水墨,130x179cm,创作于2013年。

学院毕业后的黄铄接受了传统水墨人物专业教育,从传统入手进行广泛学习,这包括书法、写意、颜彩等,并通过临摹认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等题材。但由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跟古时候不同,对传统意境理解并不容易。此外,我们也有当代生活状态需要以新的方式来表达,当代水墨适应这一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过时,从黄铄角度看,将传统知识作为基础是必要的。因为这种学习给予她“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对未来道路也十分重要。这一点可以从她的作品《山鬼》的(190×95cm)中得见,该作品完成于2014年。

每个人都倾向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则相对排斥。黃銳喜爱繪畫,並希望擁有更多時間創作未來打算創造更多藝術品。此外,每个人的解读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比如有些人认为黃銳的一些作品与馬克思名著《百年的孤獨》的魔幻寫實風格相似,但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黃銳真正追求的是內心情感與想法對外界世界所產生的反應,這種反應往往超越語言界限,更接近直覺與記憶中的錯亂處理出現新的未知領域。此外,每個人對畫面的理解會因為他們自己的經驗和情緒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關注技巧、構圖以及色彩搭配,而有些人則可能更加關注畫面所傳達出的情緒,以及尋找共鳴點從而產生某種慰藉或興趣。如果一個人的觀點沒有被他認同或者否定,那麼這個問題似乎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也許只是一種「内行看门道」,其他則是「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