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双年展开幕犹如一幅画卷缓缓展开艺术家们的作品如同星辰点缀夜空
在2018年11月17日,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迎来了第11届台北双年展的开幕,这个事件犹如一幅画卷缓缓展开,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及地区42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双年展将持续到2019年3月10日,为期四个月的时间,让观众有机会深入体验这份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策展人吴玛悧和范切斯科.马纳克达共同策划本次双年展,以“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为主题。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一次探索,更是一场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以及社会实验的讨论。
论坛活动也将于11月17日及18日举行,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知名演讲者,就包括“公民权自然化”、“化边界”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个论坛就像是一个交汇点,将不同领域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对话交流,从而激发新的思想和可能。
参展作品中,有《人类世》由隆萨克.阿努瓦特菲蒙创作,用二十块土丘组成,探讨土地伦理与人类道德的问题;还有区秀诒的三频道录像及声音装置《椰林、槟城艷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以殖民地背景来反思历史与文化;而范钦慧则通过她的声音记录工作和土地之听音美学提醒人们珍惜大自然的声音。
林从欣带来的《字花》关注植物如何与人类生活相互纠缠,而薇薇安.苏特则用她的绘画系列表现了她对风土人文印象;菌丝网络社会(MNS)的装置模型展示了真菌之间信息传递能力,以及它们共生的行为。而亨利克.赫肯森的《颠倒的树(映射)》则是关于环境脆弱性的思考,它通过镜子的无限反射呈现出一种连贯而非永不相容的事物状态。
此外,还有千里步道协会致力于保护山海风光与人文之美,他们提供了一系列实地走读活动,让人们走进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地方,与自然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在这些活动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地球未来的一份责任感和期待。
总之,2018台北双年展以其丰富多样的参展名单、跨领域的大型论坛以及对于环境议题深刻洞察,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