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双年展开幕现代艺术品销售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无数目光
现代艺术品销售如同星辰,璀璨夺目,但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网络。2018台北双年展揭幕,展示了全球19个国家与地区42位艺术家与团队的杰作。展览不仅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更是一次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社群实验。本届双年展由吴玛悧和范切斯科.马纳克达策划,以“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为主题,探讨人类如何在紧密相联的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展出的作品包括来自泰国隆萨克.阿努瓦特菲蒙(1975)的《人类世》,通过20块受污染土壤层叠组成,对土地伦理进行思考;以及来自马来西亚区秀诒(1978)的三频道录像装置《椰林、槟城艷与情报员的生死恋情:一次放送计画》,以殖民地背景反思历史与文化交织。
此外,还有来自中国范钦慧(1965)的声音记录工作,唤醒人们对自然声景保护的意识;美国林从欣(1979)的《字花》种植罂粟科植物,探讨鸦片贸易史及社会结构中的奴役议题;而阿根廷薇薇安.苏特(1949)则以丰沛直观情绪描绘瓜地马拉高原环境。
台北双年展还展示了菌丝网络社会项目,该项目以真菌细胞线状网络为基础,将传递讯息和共生的行为放置于大型模型中。这一装置透过无线电频率传输讯息,让参观者体验到信息传递过程。此外,由瑞典亨利克.赫肯森(1968)创作的大型倒挂树木雕塑,《颠倒的树(映射)》也引发了关于环境脆弱性和人类关系的问题。
除了静态展览,本届双年展还规划实地走读活动,如走读剑潭山步道及圆山水神社,以及景美山仙迹岩海巡署支线手等,这些活动旨在通过步道召唤人们内心的情感,以及重新认识自然。最后,本次台北双年展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也是跨越专业领域多元讨论平台,为未来寻找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