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艺术馆探索奇石收藏的艺术世界
鸡血石的分类与品质鉴定 在康山岭,这片早在寒武纪时期就形成的浅海和滨海沉积物,主要是钙质粉砂泥岩和粉砂岩,偶尔夹杂着灰岩瘤,是其独特之处。燕山运动初期,当地的地壳活动频繁,火山爆发,使得岩层发生强烈褶皱和断裂;因此上覆结构层与中生代构造层为一套酸性至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组成,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其下构造层,从而形成了一个火山盆地。由于矿床岩浆活动频繁,多次、多种形式出现了岩浆出露。尽管地层不完整,但它却简单。
其中蚀变凝灰岩含有辰砂、硅化黄铁化等矿物,其矿化强且普遍。在这里,“老鹰岩”这样的找矿标志因其坚硬难风化而形成。这块鸡血石赋存于熔结凝灰岩中,又受北东向断层及熔结凝灰岩性的双重控制(这就是昌化鸡血石成矿之难,并成为宝贵资源)。呈囊状、透镜状或脉状,它们沿着走向50-60°的北东方向,倾向东南小于20-25°分布。含矿裂隙走向为北东30-60°及北西330-350°两组主导。
对于这些形态,它们是在火山后期由“气水热液型”(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形成的,而它们的成矿时间晚于围rock’s formation. 昌化鸡血石等研究测定的具体情况如下:早在1982年,由国家地质部成都地质所与四川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派代表赴临安县昌北207矿取样并进行了物理和光学鉴定:呈致密块状,有腊状光泽微透明,比重2.7-3、硬度2-3,对于迪开石、高岭石及少量辰砂、绢云母、石英等化学分析数据显示K-O1样品中的辰砂占13%,迪开式高岭式占82%。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昌化鸡血以水坑为贵,因为它更细腻,更纯净。而羊脂冻则被认为是最好的,因为它白如玉半透明。而乌冻次之,因深色半透明而被推崇;黄冻又次之,因褐色微透明;而蓝绿色的则最差。此外,全红者价值最高,其次是四面红,再来的是对面红,然后单面红顶脚红局部红,最低的是全无鲜艳斑点的地方。而当羊脂冻完全充满鲜艳斑点时,被视为极高价值。
另一方面,在民间流传着评定品质鉴定的方法,其中首先要确定“围玉”,即所谓的地子。大体分十等,这符合谚语“荷花虽好,还得绿叶扶衬。” 再来就是根据颜色不同将其划分,如羊脂冻带米冻牛角冻藕粉冗土般颜色各异,但都要求半透明或至少微透明。如果是白玉,则必须纯净无暇,如同乳汁若干米皆可归类此类。但关键是必须没有杂色的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