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刘易斯首次中国展览在香港Massimo De Carlo画廊举办探索艺术品销售行业的人物场景
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5日,Massimo De Carlo香港画廊隆重举办了美国艺术家托尼·刘易斯(Tony Lewis)在中国的首次个人展览——“Engine Insist Itself Nothing Short Etc.”。这次展览是艺术家探索符号学、语言和普遍性之间关系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对历史和自传性的不断变化叙事的一种呈现。通过使用石墨铅笔和纸张作为媒介,托尼·刘易斯创作了一系列抽象叙述作品,并深入研究了姿态概念,这些都体现了他对纯粹抽象的追求。
本次展览中,托尼·刘易斯展示了一组六幅大尺寸、色彩生动的绘画作品。这组作品主要采用的形式和语言工具是格雷格石墨速记法,这是一种由约翰·罗伯特·格雷格于1888年发明的速记方式,以椭圆形图形和将它们一分为二的线条为基础,是美国最流行的手写速记方法。
每幅作品旨在模仿机器所具有的坚固、精确和机械性能。在采用格雷格速记法后,工作中的语言形式被轻松机械化,这些经过艺术家特别挑选过的文字也成为作品语言基础。这些配色方案(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让人想起童年时期堆积木,用以在形状之间提供简单直接对比,因为它们是响应预先存在Gregg速记石墨形式而形成。
此外,在Q&A环节中,当提及到您喜欢中国艺术家的问题时,他提到了曹斐等多位中国画家的影响,以及他对于北京或上海画家的兴趣,如严培明、刘晓东以及艾未未等人的欣赏。此外,他还谈及自己如何开始使用石墨,并表达了希望继续使用这一媒介,但同时表示也有很多其他材料需要探索。他还简要介绍了MDC上展示的一套基于文字图画,以及这些工作反映出当前工作室劳动精确性与身体节奏的一致性。
总之,本次展览不仅是一个关于符号学与历史叙事交织的地方,更是一个关于机器与人类体验相互作用空间的大型装置工程。这场装置工程既是对我们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视角的一个窗口,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视觉故事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