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间的对话毕加索与克莱尔特伯莱共鸣

  • 艺术展览
  • 2025年02月05日
  • 克莱尔·特伯莱(Claire Tabouret)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法国女艺术家,她的名字在中国艺术爱好者中并不陌生。2017年,特伯莱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克莱尔·特伯莱:伊卡洛斯之舞”,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她的绘画作品,还包括了一些她首次尝试用石膏雕塑创作的作品。这次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体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世界。

画廊间的对话毕加索与克莱尔特伯莱共鸣

克莱尔·特伯莱(Claire Tabouret)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法国女艺术家,她的名字在中国艺术爱好者中并不陌生。2017年,特伯莱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克莱尔·特伯莱:伊卡洛斯之舞”,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她的绘画作品,还包括了一些她首次尝试用石膏雕塑创作的作品。这次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体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世界。

第二部分展出了在法国吉索尔波舍鲁(Gisors Boisgeloup)毕加索艺术工作室举办的特别展览,这是对她在巴黎画廊空间第一次个人展览的一种延续。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特伯莱展示了她的新作,其中包括一些使用石膏材料创作的人像雕塑,这正是毕加索常用的材料之一。这些雕塑象征着物理上的矛盾和焦灼,是她所有关于摔跤手主题作品中的核心概念。

此外,展出还包含了一系列精选的雕塑、纸本作品以及一幅绘画。这一切都发生在1930年6月由毕加索购买并装饰的一个位于波舍鲁的艺术工作室和教堂内。这种双重含义让人联想起克莱尔·特伯莱如何以毕加索这一重要人物为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所有纸本作品都是单版画(monotype),制作过程充满偶然性和深度思考。她通过有机玻璃上涂油墨,然后用纸压印来获得第一层油墨,再在已经染色的玻璃上涂抹下一层油墨,这个复杂而精细的手法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图像语言,以质疑偶然或刻意重复来表达 herself.

1981年出生的克莱尔·特伯萊目前居住于巴黎与洛杉矶之间,她以描绘成群结队少年、化妆少女及历史人物如艾格尼丝·马丁、罗伯特·瓦兹等肖像闻名。她通过重复覆盖色彩描绘不同年龄段的人物,他们凝视似乎是在质问这个时代的问题。此外,她还以沉重色彩反复描绘不同的角色,使得他们看起来似乎是在质疑当下的问题。

就像翠妮娅道顿所说,“她的艺术追求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中世纪至现代派流派之间一种张力——寻找连贯线条,同时又强调消解流派界限,就像是大理石中的孔洞。”因此,在她的抽象油画、素描和雕塑中,她不断地探讨身份问题,并观察童年的谜团,以及孤立或集体中的个体,而后参与了“火焰”陶瓷作品组合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