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之选黑鬼四十年磨砺成就的艺术展览在太和艺术空间里反复展示其非凡魅力
策展人/ 贾廷峰
学术主持/ 高名潞
学术顾问/ 彭德
出品人/ 贾廷峰 黄诚忠 刘光霞
展览时间/ 2017年9月30日至10月30日
开幕酒会/ 2017年9月30日15:00
地点/ 太和艺术空间
"不此不彼——黑鬼四十年磨砺成就的剑"在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贾廷峰策划,高名潞担任学术主持,彭德担任学术顾问。出品人包括贾廷峰、黄诚忠、刘光霞。
在开幕式上,高名潞致辞,他深刻分析了黑鬼的艺术世界,并对其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黑鬼,即吴国全,是一位怪才,他以水墨画《黑鬼传》成名。这幅作品在1986年的湖北美术节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其气势磅礴,充满楚人的魅力。
吴国全与我有着多年的交往。他曾邀请我为他即将举办的个人展览撰写文字,但由于无法观察原作,我只能基于寄来的样本《种虚造无》发表我的看法。在这本画册中,我发现黑鬼对水墨媒介有着浓厚的热情,这正符合他的个性。他还喜欢创作装置作品以及写作半诗半杂文类文章,这些都带有一丝哲理。
吴国全强调,不要把画当画,而是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社会使命的一部分。他寻求文学、哲学等领域中的答案,以便构建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一点也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但对于吴国全而言,他似乎更加认真地探索这个问题。
他通过书写和绘画来证明自己,也就是通过“出世”的思想,比如“虚”和“空”的哲学。这让人们思考,“虚”与“无”是否可以被种植或创造?它们源于东方自然界,但也带有西方入世神学的影子,因为上帝创造世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实,在神话中,它代表了一种必然性。
《种虚造无》的概念既是悖论,也是一种困惑甚至痛苦。当你不把某事物视为它原本应该是什么时,那么它可能变成什么都不是。比如,当你不把画当做“画”,那么你的工作就会面临失去价值的风险,只能依赖于接受者群体赋予其价值。如果有人提出不要把“画”当做“画”,那实际上是在探讨为什么要这样绘制而非那样地绘制,以及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按照一定规则行事?
如果将创作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弘一法师从未将字看待为书法一样,那么讨论关于何为艺术的问题就变得多余,因为所有形式都具有共识标准,无论优劣高低。然而,不断给予这些东西道理讲清楚,就是现代人的困惑、纠结和矫情。而这种现象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问题,与西方古典艺术不同,它们只需检验形象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是否有效;中国文人画则需要体味文人心性与自然意境是否契合,如果能达到出其不意且意在言外更佳。
然而,现代以来的艺术要求更多:首先,要创新(历史进步);其次,要表现自我(自由);再次,要进入话语系统(施用)。这是18世纪启蒙时期开始形成并广泛传播至今成为普遍标准的事实。但后现代主义试图批判并颠覆这一标准,却仍然坚守‘自我’和‘话语’这一核心价值,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让今天的大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