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领导光辉带来的丹青戏境李文培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学术盛会
在北京市梅兰芳纪念馆(国家图书馆办公区)举办的“丹青戏境——李文培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戏曲界、美术界、文化界的12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李文培先生的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开热烈讨论。李文培先生曾亲自见过梅兰芳,他对梅派剧目的崇敬和热爱深入人心,这座小院回荡着十年梅兰芳的音容笑貌,也倾注了他对这座国家级纪念馆设计感情。京剧与水墨画这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其叠加效应美轮美奂,使人深感中国文化之美、之变、之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认为,本次研讨会可以进一步发掘李文培先生戏曲绘画的意义及当代价值。他指出,李文培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框架下落实至具体表演学派,将中国传统艺术美学运用于创作中,是21世纪中国戏画走向新美术代表。而他的作品具有灵动和以少胜多两个特点,即能捕捉舞台瞬息万变的人物形态于静止画面中,又能抓住典型神态有取舍进行刻画。
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纪清远提到,李文培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处理主观意念与客观物象关系得宜,他利用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没骨法表现形式和墨色技巧创造独具个人气质作品。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卢平则认为,由于早年在京剧院工作经历使他对戏曲艺术有深入了解,从而创作出了许多出神入化的戲曲人物。
杨维民提到,如果关良先生是“借戏说墨”,那么李文培就是“借墨说戲”,因为他用妙笔展现戲曲舞台。原中国戲曲学院院长赵景勃谈到,戲曲與繪畫結緣已久,有時戲劇角色通過畫家的捕捉與提炼會更加突出。而中國藝術研究員马明宸則認為,李文培先生區別於其他畫家,在簡筆傳神方面更准確地表達了戲劇角色精神內涵,並且將傳統大寫意筆語與現當代繪畫語言融合,对傳統與現當代水墨都有重要拓展作用。
最后,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國家級一級藝術師曹建華指出,中國戲劇人物繪畫是一個特殊流派,而李文培則以其简洁明快的手法,用笔简练直观地捕捉動態和形象特質,並以色代墨營造精神面貌。在姿態上講究沒骨用法以及書法性的呈現,将情緒完善呈現。此外,他強調創作中的精神意境力求通過線條、墨色、姿態等方面體現人物精神內涵和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