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之选美术生最吃香的十大专业黑鬼四十年磨砺成就的大师展览在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
策展人/ 贾廷峰
学术主持/ 高名潞
学术顾问/ 彭德
出品人/ 贾廷峰 黄诚忠 刘光霞
展览时间/ 2017年9月30日至10月30日
开幕酒会/ 2017年9月30日15:00
地点/ 太和艺术空间
"不此不彼——黑鬼四十年磨砺成就的大师作品展览"在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贾廷峰策划,高名潞担任学术主持,彭德担任学术顾问。出品人包括贾廷峰、黄诚忠、刘光霞。
高名潞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提到了黑鬼的官名是吴国全,这位来自湖北的艺术家以其怪才而闻名。他在1986年的湖北美术节上的水墨画《黑鬼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仅气势磅礴,还带有楚人的鬼魅之气。我与他相识于那个时候。当我被邀请为他的即将举办的个人展览撰写文字时,我欣然同意,但遗憾的是,我无法亲眼观赏原作,也无法深入探讨作品本身,只能基于他寄给我的画册样本《种虚造无》的内容进行思考。
黑鬼多年来致力于水墨创作,他对这媒介的灵动性感到满意,有时也尝试制作小型装置作品。同时,他喜欢写一些半诗半杂文这种东西,这些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策划人贾廷峰在开幕致辞中谈到,吴国全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不要把画当画。他将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如绘画、阅读、教学等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追求某个特定的社会地位或专业领域。这一观点虽然并不新鲜,但吴国全似乎对这一命题有着特别的执着,是为了通过文学、哲学等多种文献寻找答案,以构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黑鬼把做艺术的事看得跟出家一样,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没有意义,因为只要不言语,就可以了。但显然,黑鬼并不想成为隐士,而是要通过书写和绘画证明自己,并证明这些行为对于个人乃至人类文化具有何种价值。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出世”的思想,比如“虚”和“空”的哲学,因此,将这些思想融入作品并命名为《种虚造无》。
通常,“虚”和“无”是不可能被种植或制造出来的事物。但它们确实是“有”的源泉,“无中生有”,“有与无相生”。它们最初来源于东方自然万物自发发展的世界观,但黑鬼所表达出的“种虚造无”却带有一抹西方入世神学的情感色彩,因为上帝创造宇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实,无论人们内心如何理解它都是一个神话。而这个悖论,又或者矛盾,或许是一种痛苦表达,当你不把某事当作某事时,它可能变成什么都不再是。在这样考虑下,我们明白有人提出不要把画当画,其实并非认为图形毫无价值,而是在探讨为什么要做图形,以及为什么不能以其他方式去表现同样的内容?
倘若,把作诗、绘畫、寫字當作社會行為的一部分,那麼就與出家無異。這樣一來,就沒有必要討論‘畫’與‘藝術’這個問題,就像弘一法師從未將自己的字當書法一般。之所以要涉足‘藝術’就是因為藝術總還有一定的共識標準。
但現代以來의藝術則不同了,藝術家必須思考以下標準:首先,要確保是否符合歷史進步(創新);其次,要表現真實自我(自由);第三,要進入話語系統(施用)。這些標準源於18世紀西方啟蒙時期,並且已經成為普遍接受的當代藝術標準。
然而,這種標準帶來了一系列危機論與終結論,其中包括對人的終結到對藝術終結,這些都是現代危機與困惑的心理折射。而早在二百年前 黑格尔 就預見到了這場危機。
因此,在這場充滿困惑與矛盾的大海中,一叶孤舟般航行的是黑鬼的《種虛造無》,它似乎說明著今日芸界靈魂正處於一個轉變之際。在尼采那樣否定一切後,只剩下直覺和聯想,這就是「靈魂」。「否定」、「颠覆」、「破坏」三者雖貌似相同,其實颠覆是一種取巧破壪,因為既要破壸你,又需要你,用你。此間卻又帶有一絲模糊可疑,因為「否定」的目的並非單純破壸,更是在尋找新的可能性開拓新的領域。
水墨,是black ghost 的 《種虛造無》的最佳媒介代表,在骨子里,black ghost 信仰水墨之灵动似乎能自然而然地接近「靈魂」。從哲學層面講,這裡面充滿道理,因為「墨」,是-black-, black 是玄,由玄探討此間關係,就是我們通常所稱之玄學。而用視覺形象呈現此間關係,便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墨象」。但是中國傳統水墨中的 « 墨象 » 不僅僅只是一個形式,它包含了很多內容,如意境追求、高超技艺等等,是心性建立於山川間不可分割的一環,也就是我們常稱之為意境追求。
然而當代のアーティスト們幾乎都失去了那份敬畏自然宇宙的心態,所以根本無力回到那种 " 墨象 " 世界他們過度專注於自己的 " 真實世界 " 而忽略了其他一切。在他们看来,对自然宇宙产生敬畏感只是过去的事情,他们更关注的是个体自身的问题,因此他们试图从个体经验出发,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适的话语系统,从而使自己的行动得到认可。这导致现代美术尤其是中国传统美术走向浮夸时尚化,与历史悠久且富含智慧意味的地球精神背道而驰,使得大多数现代美术工作失去了古老时代那些天真的情感与纯粹爱好的朴素精髓,而转向了一套外来的理论框架去解释自己行为,使得许多现代艺术品变得过度抽象缺乏生命力的感觉,让人难以触及其中真正的情感内涵,最终只能停留于表面的审美享受,没有进入到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如果说这是因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影响,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传统油彩绘画正经历一个重要转变,它正在努力摆脱过去那种沉醉于技巧上的修养,而努力找到一种更加贴近现实世界,更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声音。不过,这一过程也伴随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又能够参与国际舞台?如何平衡创新与传统?以及如何让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全球市场?
最终,《種虛造無》作为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交汇点的小船,在浩瀚的大海上勇敢航行,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属于自身独特视角下的广阔天地,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高度去理解这个曾经被人们忽略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众多异乡客们争相拥挤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每一次踏进任何一个博物馆,每一次凝望那些静默守护着千年的古董,都会感到一种奇妙的心跳声,那声音像是来自遥远星辰那里发出的召唤,让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回头看看自己曾经忘记过的事情,看看那些已经消逝但仍旧留恋的人们,看看那个总是在夜晚闪烁灯火的地方,然后,再次踏上征途,一路风雨兼程,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创造。不知疲倦地,我们继续前进,因为只有不断前进才能找到属于我们的道路,同时也让别人才不会错过那条通往未来宝藏岛屿的大桥。此刻,我们站在这里,用双手紧握住我们的笔杆,将所有见证过历史沧桑迁移之后依旧坚韧站立的小船推向未来,小船缓缓驶离岸边,一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