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艺术品交易平台拍卖探索抽象艺术的市场价值

  • 艺术展览
  • 2025年02月19日
  • 广东本土艺术品交易平台拍卖:探索抽象艺术的市场价值 在中国近年来,抽象艺术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关于抽象的讨论和展览已经相当频繁。然而,在这种艺术浪潮中,广东却没有表现出同样的热度。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分析。我们知道,所谓“抽象”在中国本身就有些难以界定,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抽象型”这个词来对应那些区别于具象写实艺术的前卫探索,并将这种探索置于整个20世纪的长时段中来审视。

本土艺术品交易平台拍卖探索抽象艺术的市场价值

广东本土艺术品交易平台拍卖:探索抽象艺术的市场价值

在中国近年来,抽象艺术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关于抽象的讨论和展览已经相当频繁。然而,在这种艺术浪潮中,广东却没有表现出同样的热度。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分析。我们知道,所谓“抽象”在中国本身就有些难以界定,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抽象型”这个词来对应那些区别于具象写实艺术的前卫探索,并将这种探索置于整个20世纪的长时段中来审视。

20世纪30年代,以梁锡鸿、李东平、赵兽等广东籍艺术家为主体的前卫美术团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成立,他们接受了西方现代派影响,并与日本建立了现代美术网络。这里的前卫美术更多的是指野兽派、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等形式问题。在1935年的《艺风》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如梁锡鸿关于塞尚、马蒂斯以及立体派形式的问题,以及超现实主义介绍专号中的赵兽与毕加索、勃拉克、米罗等并称,这些都是追溯广东抽象型艺术早期痕迹的一部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种实验探索几乎被迫暂停,但接续线则要跳到改革开放时期。当1981年起,一批院内外勇于探索的小沙龙逐渐形成,其中以李正天为核心,他们在1983年的油画展中展示了大批抽象作品,并巡展至武汉、沈阳及哈尔滨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他们还将这种探索落实到教学改革上,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除了这些,还有南方沙龙成员如区础坚、高明亮组成了另一个团队实行教学实验,开设“抽象造型”基础训练和创作课,这对于具备写实一统天下的惯常美术教育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同时也极大地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和思维。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当代水墨运动,如“大阿龙”画会带有实验性的水墨创作群体;1991年提出的“后岭南”概念及其不定期展览活动更是对旧岭南画坛格局形成强烈冲击;还有分布各专业单位或院校集合本地外地力量的大江新水墨亦于90年代初开始兴起。这些都构成了我们追溯广东当代水墨流变的一部分。

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广东未形成专门团体或流派,而他们掺杂在以上部分团体之中,并且不少是以个别方式选择了具体表达。张晓凌孟禄新认为:“1986年后许多艺术家转向了抽象,不仅仅是形式游戏,更因为只有通过它才能构成一种神学之外‘纯粹’姿态,只有形式游戏才足以表达理想主义失望及荒诞感。”

回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分出几种倾向:一类是70年代末结合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派;一类是80年代中期主要凸显个体语言;再一类近十年强调观念修为但可能给人错觉。此三类非截然替换关系。而广东省份的情况也是如此。

然而,我们仍担心这样的叙述具有依附西方历史叙事嫌疑,而掩盖中国特有的延展脉络。“Abstract”的模糊指代遮蔽了很多工作具体指向,因为不同的人面临的问题并不相同。

因此,对于中国本土如何既把握时代情境又兼顾个性独特,又认识到全球化维度加剧状况,从而揭示其自身线条,是我们走向事例时面临的问题。(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