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观中的艺术品市场销售分类青年艺术家如何寻求发展
主持人:作为策展人,你如何考量、选择艺术家参加展览呢?你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呢?
张忠雪:现在青年艺术家喜欢追求自己的风格,想让作品更当代,更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这要结合他的基本功,不能盲目追求流行趋势,一定要保留自己的想法。看到同一样事物,每个人所表达出来的、内心所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需要长期积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我们做展览首先要看艺术家的作品,我目前接触的青年艺术家比较多,在考量青年艺术家作品时,我对他们的履历要求不高,因为刚从学校出来,走上职业创作道路时间并不长。像刘晓龙毕业后就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他自己是有发展规划的。
对于有一些青年艺术家来讲,毕业后虽然也想进修,但考虑到生计,他可能先找工作,利用空闲时间再画画。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困难,也有不同的机遇。我是学绘画出身,在大学期间主要画画,对外界了解较少,毕业之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我们进入这个行业,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但如果想让自己被市场接受,被专业人士接受,就必须努力地创作更多,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和你的价值。你可以通过更多途径让别人发现自己,比如参加各种活动、网络平台等,这样才能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主持人:那么关于青年的市场走向,他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自己作品的价格和市场走向?
邢新华:对于艺人的定价,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在价格出来之前,我们会思考“我的画多少钱一平尺”。作为机构首先应考虑艺人的水平高低,但是对于年轻艺人们来说,要解决的是生计问题,有了基本经济基础才能继续创作。我个人认为,可以像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再继续发展。如果遇到单独买主,可以卖高一点儿,如果他能接受,那当然是个好事。但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你要慢慢地提高价格,而你花费时间创造作品就是升值过程的一部分。
李青蔓: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我认为未来无限大,只要踏实耕耍。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希望给年轻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渠道,将他们及其作品在我们的平台上呈现出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用户。每个机构都关注年轻艺人的成长,所以我呼吁大家也要关注整个社会的大发展,让更多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只有这样藏家的数量才会增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种支持,还将推动整个行业健康稳健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