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荣宝斋350周年木版水印当代艺术主题展古韵回响与时尚交融共赏千年智慧与现代魅力
国家大剧院与荣宝斋携手打造“经典的复现与传统的再造——荣宝斋350周年木版水印当代艺术主题展”,这场盛事不仅展示了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300多年历史,还融合了中国现代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转化。展览通过“经典复现”、“传统再造”和“创新未来”三个部分,共计百余件作品,让人窥见木版水印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雕版印刷技艺源远流长,从隋唐时期便有雏形,宋元时期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明朝中叶,《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两部彩色套印巨作震撼世人。19世纪西方照相石印术入侵后,传统雕版面临毁灭性挑战。1896年,民族品牌荣宝斋设立“帖套作”机构,以精湛技艺制作信笺、书籍,最终发展为木版水印大幅书画作品制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荣宝斋以饾版套色技术将中国绘画水平推至巅峰,并成功出版徐悲鸿、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使其几乎难以区分真假。此外,1954年的发明,即著名的印绢上水法,也开创了木版水印绢本绘画先河,为1300年来填补空白,同时完成四件巨幅绢本作品,将古老技艺推向新高峰。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荣宝斋历史发展脉络,还重现了从勾描到装裱四个环节的手工制作过程,以及精选各时代代表性作品。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全面展示1667块原版本《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木版水印之最完美杰作之一。
作为代表性的木版水印,不仅承继古代雕刻基础,更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其活态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影响着现代艺术创作。中国现代水墨风格自30年代起逐渐形成,其特点是吸收西方及日本技术,与深厚国粹结合,如江南、北大荒和四川地区特色鲜明之风景或人物图像表现形式等,这些都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湿润浮动图案(Watermark)板画样式。
进入21世纪,一批新一代艺术家将观念与技术融合,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处寻找突破点,并借助数字科技实现更加丰富想象力的湿润浮动图案创作。这场跨越时间空间的大型展览如今正在国家大剧院西厅举办,将持续至5月21日,每位参观者都能凭国家大剧院门票免费参观这份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