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间浮生朱永灵书艺10月7日在北京798开幕

  • 艺术展览
  • 2024年10月21日
  • 由罐子书屋主办,冯博一、陆新策划的“字间浮生——朱永灵书艺”展览于2022年10月8日至11月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罐子书屋展厅举行。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9幅书法,6把折扇、5件瓷器、6把紫砂壶罐作品,呈现了书法艺术家朱永灵一年来最新的创作成果。 持续不断地新冠疫情防控,使“天行有常”概念已经隐退

字间浮生朱永灵书艺10月7日在北京798开幕

由罐子书屋主办,冯博一、陆新策划的“字间浮生——朱永灵书艺”展览于2022年10月8日至11月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罐子书屋展厅举行。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9幅书法,6把折扇、5件瓷器、6把紫砂壶罐作品,呈现了书法艺术家朱永灵一年来最新的创作成果。

持续不断地新冠疫情防控,使“天行有常”概念已经隐退。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更多的是处于“无常”的状态,脆弱,又无所适从地难以逃遁,只能接受疫情的煎熬,听命于防控的摆布。

或许作为书法艺术家的朱永灵也只能在书法的字里行间浮生与涉渡。他通过真草隶篆行等书写方式,汲取与社会情绪相应和的传统经典词语和流行话语,利用枯涩的视觉修辞,排遣于他日常的焦虑与纠结,释怀于“失重”之后的性情,将书法艺术与现实处境之间,凝聚地重构了那过往至暗一年间心绪的片段瞬间。艺术就像是一块飞地,可以减弱、摆脱现实中那些不堪承受的负累。

在展览作品的空间设置上,改变以往书法作品陈列的单一模式,将朱永灵的书法作品,以及由此延伸于折扇、瓷器、紫砂陶刻等器物之上的作品,幷附以中国传统明式家具的点缀,构成了展场以一种静观、冥想的触感视觉,以便在喧嚣的尘世里,求得一份心灵的纯净和沉浸式体验。

人们通过进入朱永灵书艺展览的视觉场域,疏离于现实世界的沉重。尤如朱永灵甘愿在边缘中,在他“沙上居”的书宅里,虽浮生过半,仍虚心求全,且一意孤行。

一默

若无 作

若无(白文)朱永灵(朱文)

2022

138×35cm

鬼神恨我

若无

若无(白文)

2022

35×138cm

八萬四千寶浮圖,不如一念心清淨。惟此有相擅施福,三塗八難所依怙。

佛以一花示迦葉,笑中有刀世不解。而以法盡付諸人,深藏寶骨待梅裡。

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一》

若无于沙上居南窗灯下

若无(白文)沙上居(朱文)

2021

138×35

雪月從君好,南北東西老我遊。

商卜文集联释曰:

风花雪月从君好,南北东西老我游。

岁次辛丑大雪后五日 若无于后塍

小筑南窗灯下

若无(白文) . 沙上居(朱文)

2021

138×35cm×2

此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唐 王绩《过酒家》诗一首

壬寅小夏后五日若无于沙上居

若无 ( 白文 )

2022

138×35cm

春林一通徑,夜色此中分。鶴跡松根見,泉聲竹裡聞。

草青經宿雨,山紫帶斜曛。采藥知何處,柴門掩白雲。

唐寅 题画诗一首

若无

朱永灵(白文)

2021

31×51cm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唐 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庚子立秋后二日若无于沙上居南窗灯下

若无(白文)沙上居(朱文)

2020

31×47cm

冰壺秋月

西施 / 朱泥 / 160ml

辛丑若无

2021

苦見人間世,思歸洞裡天。縱令山鳥語,不廢野人眠。

唐 灵一《送朱放》

若无于丁山

2022

段泥 / 11×10cm

天中月好 水上風來

若无于珠山

2021

33×20cm

居身務期簡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

幾窮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需分

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节录朱柏庐治家格言

若无于珠山

2021

38.5×18cm

关于艺术家

朱永灵

号若无。1964 生于江苏张家港市;1990 年至1992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研究室学习;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张家港。

1993 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本日中友好美术馆、北京 798 艺术区梯空间、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台北国父纪念馆,山东博物馆举办个展。1992 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2008年获《美术报》年度人物提名奖。2006 年至今,先后在苏州听枫园、宁波天一阁、韩国庆北大学博物馆、德国汉堡中央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举办双人联展。

出版有:1991 年《谭以文朱永灵书画作品集》(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 年《朱永灵书法艺术》(北京荣宝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