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浅谈之工艺与设计万物为刍狗的人物场景
今天来谈一谈“工”和“款”。我之所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谈,是因为个人觉得这两个字和制壶人的关系最为紧密。“工”字主要体现的制壶人的技艺,“款”则是紫砂壶的落款需要印上制壶人的手章。
首先,紫砂壶做工是鉴定一把紫砂壶是否为好壶的重要标准。紫砂壶做工极为讲究,也十分严谨。一般来说,一把手工 壶,园壶光器较其他造型简单一些,故市面上流通的也最为广泛。提梁壶大多也是圆形,但其梁的部分十分考究制 壶人的手法和技艺,以及在烧制时的时间、温度,都有关系,价格也是要高一些。而方壶更是考究技艺的器形,无论 是点、线、面,或是转折交合,都必须要交代清楚。故有“一方抵十圆”之称。此外,还有花器更是考验 技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此外,对于每个艺术品来说,盖子与口部必须紧密结合,不容许半点含糊。在选择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宁 制十壷,不配一盖”,每一个细节都是一起制作、烧制出来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的水平对成品细节影响巨大,并且决定我们日常选购标准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如俗话所言,看着舒服,拿着顺手,就越端详越喜欢,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落款,它对于紫砂文化而言具有很大的认证作用,因为它可以证明作品身份。但由于经常被伪造,所以在购买时应小心谨慎。大师级作品价格自然贵,但并非所有收藏都需要追求名家效应,有些后起之秀也能提供性价比高的大作。而随着时间推移,有时候那些年轻人选购的小作可能会成为未来值得收藏的大作,那取决于你是否能识别出潜力股。我认为,这次本店挑选的是国家级美术师朱大伟老师和朱振华老师的手笔,他们都是优秀青年陶艺家,以他们独特的心态去创作,我相信他们将带动整个紫砂事业走向新时代,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使它不仅限于中老年人,而是在千千万万年轻人之间流传开来。当你捧起那份精美绝伦的手工艺术品,你会发现那独有的魅力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