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金代磁州窑虎形瓷枕与中国陶瓷三大集团中的龙凤呈祥共赴古今之交响
磁州窑虎形瓷枕,金代大定二年(1162年)所制,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尺寸为高12.8厘米、长39.6厘米、宽19.5厘米,为北方民间瓷窑之代表作之一。
这件作品以虎为造型,其威猛与水鸟的灵巧得以和谐融合,体现了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枕底墨笔行书“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张家”十一字,是买主随手所写。这款瓷枕适用于夏季,宋代诗人曾题诗:“久夏天难暮……一枕最幽宜。”磁州窑以白地黑花装饰著称,其画面活泼自然,笔法简练豪放,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官窑相比,更具奔放洒脱之美。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间瓷窑体系,以邯郸市观台镇为中心形成庞大体系,其影响范围广泛且发展迅速。多个地区仿制,并在河南鹤壁集、山西介休等地有大量产出。此外,还分布在江西吉安、福建泉州及四川广元等地。
磁州窑风格独特,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据重要位置,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而闻名世人。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民间情趣,不仅装饰形神兼备,而且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新途径,也为后来的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此类产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对社会风俗展现生动活泼的情趣,为研究宋元时期民间绘画提供了丰富资料。此乃中国陶瓷三大集团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