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兴境杨在兴书画作品展与雅昌艺术网拍卖共同举办于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观众沉浸于人物景象的静谧之中
在2017年11月24日至26日,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位于天钥桥路1188号,将举办名为“禅在兴境—杨在兴书画作品展”的盛事。著名的上海主持人曹可凡,为这次展览题写了精彩的展名。
杨在兴,这位1947年出生的上海艺术家,是一位受众多影响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的人物。他自幼拜师于江南猫王陈莲涛,勤学中国画,并且擅长绘制花卉、山水、翎羽和走兽。尤其是他对鲤鱼的描绘成为了海派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他还深知绘山不仅仅是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林木、流泉和雾霭,还需要潜心研究前人的绘画技巧。在他的创作中,他将书法与国画相结合,使得二者既独立又相辅相成。这一点体现了细微处见精湛,大局观见气运,不断推动着海派中国画的发展。
此外,杨在兴还是一位军旅画家。在南海舰队工作期间,他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如具象与抽象、光影和透视等。退役后,他将这些技巧融入国画领域,从而形成新的研究方向之一,即以鲤鱼为主题的大写意作品《年年有余》因其独特风格而受到国内外欢迎,并被收录到荷兰博物馆,并曾参与世博会并制作成为纪念品,因而被称为“海上鱼王”。
同时,杨在兴也致力于书法公益活动,并深研佛法,与善友们建立联系。他曾参与新春慈善拍卖,在玉佛禅寺举办个人作品展,并捐献所得款项给支持西部贫困地区。此时,他还为寺庙创作了一幅巨大的(3x8米)山水《江山如画》及八尺整张的《紫气东来》,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与生活情感的尊重。
禅理讲究三境:物境追求“师法自然”,意境给人带来美感和遐想;心境则通过图像唤起欣赏者的共鸣。杨在兴的作品,以传统根植新意,在感悟中生变,而非死板呆滞或过分复杂。他用灵动生变的手法捕捉大自然闲旷悠然的情趣,同时也不乏浓郁生活气息,使得他的山水之间充满了趣味韵味,同时也有湿润清逸之美——一种典型的心灵状态——即那样的禅境之美。而这个展览,就是一个展示这种美好世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