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网揭秘口号评论与标签迷雾的背后

  • 艺术展览
  • 2025年04月24日
  • 说到话语权,就不得不提到如何建构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作为评论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养、文艺理论修养,以及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毫不夸张地讲,现实中有太多评论家看似一本正经,实则表里不一。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上,公开言行与私下言行的“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难以服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术上,理论阐释与现实情境的“不一”,以至于“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概念式评论”、“隔空式评论”等屡见不鲜

古玩收藏网揭秘口号评论与标签迷雾的背后

说到话语权,就不得不提到如何建构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作为评论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养、文艺理论修养,以及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毫不夸张地讲,现实中有太多评论家看似一本正经,实则表里不一。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上,公开言行与私下言行的“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难以服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术上,理论阐释与现实情境的“不一”,以至于“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概念式评论”、“隔空式评论”等屡见不鲜。

为何这样说呢?我们讲理论要联系实际,但很多评论家要么只投身理论研究,从未进行过相关文艺实践,只跟着自己的认知走,不加深入理解,不亲自探索,更没有足够的情感投入和细节把握,一味地从书本上抽象出成果来评价作品,这样必然导致浅尝辄止、片面之论;或是文字功底还可,但缺乏任何文艺创作经历,用自己差强人意的文笔去评判各种艺术作品,无视自身对具体事物了解程度有限,却仍然大胆发声,让人不知所云,或是根本无从下手。

须知好文笔对于评论固然重要,但却不是万能。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内千万别乱评,因为各个艺术门类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相通性,但毕竟如隔山,要做出深入精彩的评价并非易事,一旦疏忽,便会暴露其肤浅甚至无知。此外,还有一些认为只需掌握一些名词概念就可以了结问题的人,他们在大道理上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便束手无策,以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点为满足,而生搬硬套或是在名词概念兜圈子做表面文章,却拿不到证明观点真凭力证据案例来解决现实创作中真正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回到话语权建设,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文化批评者,还应注重传播自己的声音,并通过媒介有效地将观点传递出去。许多自称著名但实际影响力微小的人,他们仅仅在某个小圈子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对外界几乎无所影响,这又怎能被叫做“著名”。他们以为写几篇平庸且公式化的话题发表在报刊社交媒体,或加入相关组织,便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小资,也开始以此身份自居,为了一己之利,即使牺牲了专业标准和社会价值,只求混钱混日子,而完全忘记了一个文化批评家的真正职责与担当。

还有年轻人的不足,比如有些具有学历眼光和胆识但容易走格式化程式化道路,或偏激发表一些不可信赖言论追求短期效果。而真正高明的是敬业定力脚踏实地,不容许浮夸、复制、套路以及耐不过时间考验的一切表现。而老年的也倚老卖老固步自封,说陈旧落伍的事物,却忽略了持续性的进步和更新,是时代发展如此迅速,如今新问题、新现象、新形式、新挑战层出,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信息、新视角、新思维新理念,以避免滞后。如果没有持续性,没有时效性,那么哪怕再厉害也是昙花一现或者黄花烂漫,都不足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