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黄永玉祝大年袁运甫70年代初杰作展出艺术是灵魂的绽放物质化的思想与情感

  • 艺术资讯
  • 2024年12月10日
  • 在时间博物馆,北京维基国际艺术品修复中心与云杪文化共同策划的“时间——百花迎春”文献级别的大师展正式开幕。这场展览是2023年时间博物馆首个文献级别的大师展,由保利艺术研究院主办。展览以吴冠中、黄永玉、祝大年、袁运甫四位先生于70年代初创作的重要作品为核心,以“长江万里”和“百花迎春”两个主题进行展示。 1970年5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的师生前往获鹿县,其中包括了吴冠中、祝大年和黄永玉等人

吴冠中黄永玉祝大年袁运甫70年代初杰作展出艺术是灵魂的绽放物质化的思想与情感

在时间博物馆,北京维基国际艺术品修复中心与云杪文化共同策划的“时间——百花迎春”文献级别的大师展正式开幕。这场展览是2023年时间博物馆首个文献级别的大师展,由保利艺术研究院主办。展览以吴冠中、黄永玉、祝大年、袁运甫四位先生于70年代初创作的重要作品为核心,以“长江万里”和“百花迎春”两个主题进行展示。

1970年5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的师生前往获鹿县,其中包括了吴冠中、祝大年和黄永玉等人。在田野之中,他们发现了丰富的创作资源,这些资源后来成为了他们作品中的灵感来源。

1972年底,袁运甫被调往河北石家庄李村参加新北京饭店壁画设计,并完成了《长江万里》初稿。为了进一步完善画面内容,他向主管部门提出增加人手并深入生活创作需求。随后,吴冠中、祝大年以及正在新北京饭店工作的黄永玉加入到这次创作小组中。三位先生从上海启程,沿长江一线进行写生活动,最终在重庆结束这次旅程。

虽然《长江万里》未能全部完成,但留下来的其他作品记录了这一段写生之行对于中国美术现代转型过程的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出自吴冠中、祝大年和黄永玉的手笔于1973年的三幅花卉画稿,它们不仅记录乡村生活和长江写生的宏观体验,也反映了当时打破传统风格探索新风格的情况。

本次展览将这些三位艺术家的同题材同时期作品并置一个场域,是一次难得的情景。这场主题特别的展览是通过对吴冠中油画《花卉》、《繁花似锦》的修复而可能发生的一种巧合,而这些作品都是73年的产物,与他们参与《长江万里图》的创作紧密相连。这也意味着它们使用的是相同类型材料,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找到这些材料已经很困难的事实增添了一层历史价值。

从修复角度看,这是一个保护历史和线索时间的人文与物质保护双重任务。而这场展览就显得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这种保护理念,有着极大的意义。

中国美术馆研究院邓锋教授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事情,不仅因为有大量文字解析,还因为现场还有许多关于这些作品分析及评价由几位艺术家之间互相点评形成,从不同角度解读欣赏,以及大量文献资料图书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他还强调现场感受是远胜于任何文字描述或照片呈现的,因为它包含了一种无法捕捉到的气息与情感氛围。

此外,此类主题特别展览也是让人们重新审视过去,同时也激发未来,对于理解当代艺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此外,每一件作品都带有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在色彩选择还是笔触上,都透露出每个人的个人特色,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及其时代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四位伟大的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家所表现出的卓越技艺,更能够领略他们如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寻找灵感并把握时机,以最真挚的情感去描绘自然界乃至社会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构建出具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美学体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