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央美有多难收藏小知识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我认为赝品书画虽然对艺术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使得某些赝品书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以下几种情况展示了这种现象:
仿制作品。在历史上,有些名家的真迹丢失或无法找到,于是出现了通过仿制来替代真迹的做法,以填补历史上的空白。这些仿制作品虽然不是原版,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化遗产的缺失。
临摹作品。有一些被誉为“传世之作”的书画,其流传至今正是因为临摹技术的发达。例如,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已经不复存在,但有虞世南本、遂良本等临摹版本依然流传下来,这些作品既有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改头换面的伪作。在有些情况下,伪作者会将一位名家的一部分字样改动,以此来掩盖其伪作身份。例如,对于清代大师袁耀的一幅青绿山水画曾经进行过改动,将其字样更改为与唐代李思训(小李将军)相似的“昭道”,从而使人误以为这是一件唐代作品。
将真正名家的字样挖掉并假借他人的名字,如将“袁”字刮去,将其题写为唐小李将军。这类案例显示出,即便是一件非原创之作,如果经过精心制作,也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不应完全否定其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所有赝品书画视为没有价值,而应该根据它们所代表的情景和背后的故事来评判,这样的评判更接近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