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故事以个人为叙事的中国绘画史特展探索艺术与情感的交响曲
《绘画的故事:中国艺术史中的个人叙事》- 壹美美术馆三周年特展
策展人:朱彤
总策划:路贝
艺术总监:程辰
展览统筹:杨茹
展览执行:张翰涛、邹映桥、何辉、高珺
参展艺术家(以拼音为序):陈飞、范勃、郭祖昌、何多苓、黄一山、刘可、罗荃木、马轲、庞茂琨、谭平、
在这次壹美美术馆三周年特展中,我们将通过《绘画的故事——以个人为叙事的中国绘画史》来探索中国绘画历史上的每一个个体和他们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与思想。我们将展示18位杰出的艺术家的42件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过去几代人的致敬,也是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反思。
“没有哲学,只有哲学家”,尼采的话语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绘画。《绘画的故事》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它既不遵循时间线,也不像博物馆那样分类,而是聚焦于每个艺术家的生命周期和他们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发展自己的视角。
该展览旨在梳理并记录这些伟大人物背后的“生动故事”。我们希望观众能够从二维世界脱离出来,体验到那些被忽略的情感和历史背景,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何多苓通过写生的方式捕捉了生活中的灵韵,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与乡愁。闫平则以她的敏锐目光和直觉力,将生命之爱融入她的作品中。她颠覆了传统写生的方法,用强烈主观色彩塑造出超凡想象力的场景。
庞茂琨长期研究古典主义技巧与现代写生相结合。他巧妙地融合符号解构与传统风格,形成独具中国气息的情境与意境。在尹朝阳的一系列描摹自然风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将身体力量汇入情感之中,让笔下的风景充满活力。
陈飞借用卡拉瓦乔名作,将经典主题带入现代时代。他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并且呈现出当代地域特色,将静物主题进行全新的诠释。而由金则将中国传统意象转化成全新的视觉体验,他工作室里天马行空般的心灵符号直接呼应最本质的人类精神。
黄一山致力于空间图像描摹,其高超技艺使得物质接近其本身质感。在他的二维空间表达上,更注重自身传统动因及当下现实场景结合,以及互联网图像对艺术家的影响,使得流行图像成为新素材来源之一。此外,每位艺术家都受到观念影响,无论是在主要概念性导向还是某些作品,都能见到这一点,或许作为存在或创作基础,是所有参与此次活动艺术家的共同话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或内涵部分,不同程度上扮演着推进而非回避角色,在整个线性历史事件后面的描述上留下印记或变革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