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考研网上的自然之美之一
我曾经听闻过一物,名为歙砚,它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齐名,是砚史上的珍品。它的名字来源于古时在江西某地加工和集散的砚石。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歙砚的踪迹,据北宋的《歙州砚谱》记载,当时有人发现长城附近的一块叠石,如同城垒般莹洁可爱,便携之归并刊出成砚,以其温润的大过端溪。
据史料记载,在盛唐时期,歙砚已然风行一时。1976年,一块唐开成五年的箕形歙 破土出土,这是一件早期歙 破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李景对墨艺情有独钟,对重视到设置专门机构选工精心制作,而后主李煜更是极力推崇,将三者(即止水、澄心堂纸、李廷硅墨)合称为天下冠冕。
到了宋代,歙 破更加繁荣昌盛,不仅开采规模扩大,还涌现出了无数精品,每一种都以其独特之处而闻名遐迩。这不仅体现在多样的纹理上,也体现在制作工艺上的巧妙与细腻中,使得宋代成为美术史上的一次高峰。
1953年,一次考古发掘在江西揭开了17块宋代止水的地面,这些止水不仅形式各异,而且造型精美,无不展现出了止水所蕴含的情趣与价值。根据历史记录,在宋代,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等等,每一种都呈现出灿烂生动的色彩和光泽,就如蔡君漠书法家赞誉:“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诗中将这类止水比喻成秦人十五城之宝值钱。
元朝之后,由于矿产资源枯竭导致生产减少,但仍旧有一批优秀作品被传承下来,并且在明清两朝宫廷及士绅之间流传甚广,其优良特性包括坚韧而又润滑,不易磨损,同时具有“坚、润、柔、健、细、高”八德,即嫩而坚实,可用来蘸取墨汁;同时还能保持光亮度,即便经过长时间使用也能轻松恢复原样。
至于颜色的分类,可以分为罗纹、三星、二星等几大类,其中尤以罗纹中的犀角纹、中鳅背纹、小罗纹和暗罗 线最具特色,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手工制品。此外,我还了解到现代虽然科技进步,但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依然没有降低,从而使得这个行业得以延续发展,同时也有新的花样不断涌现,为这个悠久历史的手工艺术增添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