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艺术抽象派女画家与灵媒共创神秘作品于雅昌艺术网拍卖会上展现
在“十大”系列中,第四组第7号作品《成年》描绘人类四个时期,是克林特大型系列作品的一部分。那是1907年,欧洲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创新的气息。在巴黎,毕加索正在画原始立体派妓女肖像,《亚维农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她们肌肉线条生硬如斧凿、表情木然如面具。在城区的另一头,卢梭正在构想令人痴迷的画作《弄蛇人》(The Snake Charmer),这种绘画风格十年后逐渐发展为成熟完整的前卫流派 - 超现实主义。在维也纳,奥地利象征派画家克里姆特沉浸在创作灵感的"黄金时期"。
与此同时,在艺术史旷野上某个人迹罕至的角落,距离巴黎和维也纳等艺术中心几百公里的地方,在斯德哥尔摩一位40岁出头、鲜为人知的瑞典画家的工作室,一组神秘晦涩、开风气之先的画作悄然诞生。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最新展览介绍说,这些作品具备改写现代艺术史的威力。
在名为“十大”的十幅系列帆布画中(每一幅至少高3米,长2米),占据中央的是一个色彩艳丽的大形状,这个庞大而状态莫名的事物就已无声无息地横空出世。这个膨胀的大形状,就像一个标准化的小洋葱,上面的球形则像旋转着的一个文字框。细看之下,它又像个有机沙漏,上半部分像是花瓣一样看似要从自身剥落,仿佛时间可以在不同维度被无休止地摘取。
这幅《成年》的奇怪而形状不明的大块茎状物体构思大胆,又符合几何特征,又充满想象力、无拘无束。挤在它周围那些看似培养皿中的细菌团形状,是无数色泽鲜亮、纵横交错的地图和膨胀细胞胚胎朝各个方向跳跃浮动,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外星植物,不时蔓延伸展,不时缠绕卷曲,如一门失传语言潦草书法。
这些令人眩晕但却美妙绝伦的人类生物图案由克林特创作。她是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与她同时代的人称她为描绘传统主题传统具象画家的天才,但实际上,她心底深处隐藏着超凡想象力的神秘主义探索者。
一年前,她受到几个精神导师们指点,而这些精神导师被她称为“大师”,借助心理感知仪器与他们沟通。她把自己倾心创作的一个更大的项目命名为《神庙绘》,这是她的巨作之一,也是她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次冒险。这套作品集折射了一个由非人类力量建构精妙世界,从未建造过的心灵圣地,为来访者提供启蒙旅程,让他们触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真理。
事实上,当克林特去世40年后,这些作品才真正隆重登场亮相。在1986年的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群展中,由于其独树一帜且超乎寻常的手法,被誉为超越时代界限,无可比拟。当我们站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划这场特殊展览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人们窥见她的心境,将视觉交响乐带给观众,使其理解到关于抽象主义早期,还有更多故事待发现。此外,我们还特别设定了一些工具,以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人类生物图案及其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