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宝瑞盈2021秋拍的启航仪式上徐邦达先生珍藏的赵孟頫名作缩临兰亭以重磅姿态亮相这一举动不仅为艺
《宝瑞盈2021秋拍:赵孟頫珍品《缩临兰亭》与宋拓《李秀碑》的传奇故事》
在北京宝瑞盈2021秋拍的盛大开启仪式上,艺术界和文化爱好者将有幸目睹两件历史上的瑰宝——赵孟頫的《缩临兰亭》与宋拓的《李秀碑》的重现。这些珍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书法和篆刻艺术的精髓,也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考证机会。
赵孟頫是元代书坛领袖,以临习“兰亭序”而著称,他推崇“新体之祖”,并对其进行了数百次模仿流传下来的作品中,《缩临兰帖》手卷即是其中的一份精品。这份手卷被誉为小字兰亭,世称玉枕本,是南宋贾似道门客廖莹中缩小定武本,王用和刻之玉枕。赵孟頫此卷小字兰亭临的是玉枕本。据定武兰亭考据点,一般首行“会”字缺,“湍、流、带、右、天”五字微损,不临“会”字的,即标为临定武本。此卷虽有“会”字,但仍属于定武系统,最明显的是“崇”字,“宗”字上点同“示”的竖笔一笔相连;“激”字中间是“身“字;“聼”字偏旁简化成一个耳形,这些都是明证。
这幅画作曾经历过多位重要收藏家的手,如严澂私印、道澈等,并且曾被徐邦达先生鉴定为真迹,其评价:“松雪翁酷爱兰亭序,其过目及临摹者,不知凡几,此缩临本尤美妙无匹。”
另一件极具价值的作品是宋拓《李秀碑》,这是一面唐代石碑,由名将李秀所立,为唐朝时期少有的完整文献之一。在这一版画上,有董其昌等多位名家题跋,其中包括马之骏三次题跋以及梁章钜四次题跋。这部作品除了展示出高超的手工艺技术,还反映出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
八大山人创作的大幅松鹿图也将在秋拍中亮相,这幅画曾借展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以其简练而深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泛赞誉。八大山人的作品以高度凝练后的再创造而著称,将写实与想象巧妙结合,使他的艺术成就在清代成为绝无仅有的典范。
这些珍贵文物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技艺,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对于现代文化教育意义。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同时也能激发对未来文化发展潜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