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瀚斯拍卖盛宴艺术品非金融投机网上探索艺术价值的新篇章
近期,P2P网贷平台的崩溃事件频发,多家平台因提现困难、老板失联或跑路而引发公众关注。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中国共有问题的P2P网贷平台高达4651家,其中甚至包括一家声称是“中国首个艺术品抵押平台”的公司,该公司被曝欠债达1.3亿元,而其创始人目前处于不明下落状态。理论上,这样的金融模式似乎能够为艺术品拥有者提供便捷的融资途径,同时也能吸引投资者以较高回报投资。但实际上,这种模式需要两个关键条件得到满足:一是艺术品的价值必须清晰可信;二是在融资者无法偿还时,平台应能迅速变现抵押物并保证资金流动性。
然而,在当前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这两个前提尚未完全实现。首先,我们面临着艺术品估值的问题。这涉及到一种观念表达,其本质并不客观且绝对,对于价值主观看法需要依靠权威制度赋予其权威性,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艺术品评估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事业。在我们的国家背景下,由于缺乏自由市场竞争形成这种权威性的机制,我们需要行政手段来支持和推动这个过程。而且,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有效率的评估体系,还需深入探讨如何合理地结合市场与行政力量。
此外,作为一种独特产品,艺术品在流动性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它们不能像股票或证券那样快速交易,而是需要购买者亲眼观看才能产生兴趣,从而促使交易发生。这整个过程往往非常漫长。在公开拍卖中,上市到付款通常至少要半年时间,有时更长;私下的画廊交易周期则可能达到三个月以上乃至数年。在没有解决这一流动性问题的情况下,以艺术品为核心标志的事业很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即便它曾经吸引了大量资金也会变得无力支撑自己。
那么,就问你:这类项目未来是否具备发展潜力?我认为,将金融和艺术领域相结合是一个极其棘手的事情,因为这两大领域都只有少数人才懂得其中规律,并且大多数成功案例都是通过掌握高端资源或内部信息来获得利润。而除非有人既精通金融又熟悉美术界,那么这样的项目几乎难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