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类核心期刊揭秘艺术品不是金融玩物
近期,P2P网贷平台的崩溃事件频发,多家平台因提现困难、老板失联或跑路而引发公众关注。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中国共有问题的P2P网贷平台高达4651家,其中包括一家声称是“中国首个艺术品抵押平台”的公司,该公司被揭露欠下巨额债务达1.3亿元,并且创始人已不再回应联系。理论上,这种模式能够为艺术品拥有者提供融资途径,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关键挑战:第一,要确保用于抵押的艺术品价值明确可靠;第二,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艺术品转换成现金,以维持资金流动性。
然而,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这两个条件尚未得到满足。首先,关于艺术品估值的问题仍然是个难题。估值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表达,它不是客观绝对的,而是受到主观看法影响。在缺乏权威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就需要行政干预和市场竞争相结合来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评估系统。这项工作既费时又艰辛,正在逐步推进之中。
其次,由于艺术品具有独特性,其流动性远低于股票或证券。在公开拍卖市场中,从征集到拍卖通常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而且买家可能会延迟支付。而私下的画廊交易周期往往更长,有时需数年。此外,在无法解决这种流动性的问题前景不佳,即使是以艺术品为主要资产的投资项目,也容易出现现金短缺,从而导致商业模式自身存在重大缺陷。
那么,对于未来如何发展?我认为,金融与艺术这两大领域之间存在着天然差异,不同类型的人才适合其中各自领域,而掌握这两者的精通人才极其罕见。这两大领域都是少数人能掌控并从中获利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依赖于高端资源或内部信息获取利润。不过,只要有人同时熟悉并能巧妙操纵这两个世界,那么即便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也许还能成功。但对于普通人的话,则很难期待成功,因为它涉及到风险管理、财务知识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准确预测等复杂技能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