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优雅广东艺术品交易中心中的当代艺术形式创造
在德国,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系列杰出的艺术家诞生了,他们以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视角描绘出欧洲文化的丰富面貌。从丢勒到门采尔,从珂勒惠支到康定斯基,每位艺术家都以其独到的风格,展现了人类主义、工业革命以及民众生活等主题。在21世纪,这一传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近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名为“绘画在绘画之后——德国当代艺术中形式的创造”的展览,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新时代德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态危机、快餐文化、沉迷手机和电脑网络等全球性问题的深刻思考,还展现了他们巧妙运用逻辑构思、简炼概括形象以及优雅形式语言来表达思想。
艾稞曼通过象征的手法,捕捉并反映了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如《狂野森林》中的交通标志,不仅是城市之物,也隐喻着地球上最宝贵生态系统被破坏。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次对我们认知世界方式的提醒。
卡佳·施特龙茨则利用比喻,将抽象思想形象化,如她的《存储于时间与空间中》,通过折叠状几何形比喻数字信息在高速传输过程中的压缩打包,反映出物质与文化生产过于快速的特点,同时暗示出创作过程漫长酝酿的一般性质。
托马斯·塞比茨运用超现实组合方法,如他的《儒勒·凡尔纳肖像》,以红色血滴代替雪茄烟雾,呈现科幻小说情节荒诞特性的超现实组合,让人意识到文学作品背后的奇异性。
艾稞曼又通过夸张手法引起关注,比如《倾盆大雨》,将飓风袭击底特律油画安放在彩色条纹墙壁上,以宽大的竖状彩色条纹夸张地表现猛烈感,让人反思自然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简炼概括形象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们具有永恒启示意义。现代德国艺术家们借鉴这种创作方法,用现场速写或回忆等方式“消化”所见所闻,以简炴明确传达深沉思考。例如托马斯·塞比茨《寓言风景934》使用黑线条和纯色的方格代表包豪斯建筑,其简单优雅构成了现代形式美感,同时超现实组合暗示现代都市对树木摧毁的情境。此外极简轮廓强调消失树木虚无感,使整体感觉寓意丰富而别致。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形式语言,其中包含色彩、造型和构图等基本要素。 艺术家们善于整合这些宝贵传统,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形式,如艾稞曼《狂野森林》的平面构成式构图,以及本杰明·阿普尔白墙室内环境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并层层叠叠绚丽彩块充满冷暖对比,与纯洁展墙衬托形成网页窗口效果,而沉重水泥板则预示着网瘾者需要关注改造未来的广阔世界。这一切都让人们耳目一新,对全球问题有更深入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