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拍卖艺术品超越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

数据驱动拍卖艺术品超越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

数据驱动艺术金融:如何避免“玺喜网”式的失败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频繁爆雷,多家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失联甚至跑路的悲剧。截至8月底,全国问题平台累计达4651家,其中失联比例高达46.18%,提现困难21.11%,跑路1.47%。9月份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仅剩1913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0多家。在这些问题平台名单中,“玺喜网”的名字赫然显现,这个自称“中国首个艺术品抵押平台”的公司因欠债1.3亿元而引发公众关注。

成立于2015年的“玺喜网”,曾在2016年底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并得到了许多知名人士的支持。这一方面帮助拥有艺术品但无变现途径的人融资;另一方面为有闲置资金的人提供高收益投资产品。个人或机构通过发起项目,以艺术品作为唯一抵押债权,从而募集资金;借款方支付利息及本金并支付手续费。由于成本低于典当业务且便捷程度优于拍卖,“玺喜网”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商业模式。但这个看似合理的模式需要两个关键前提:一是确保用于抵押融资艺术品价值明确可信;二是当借款者无法偿还时,能迅速将艺术品变现以回笼资金。

然而,由于缺乏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艺术品评估体系,以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玺喜网”最终陷入危机。商业模式缺陷加上创始人的专业不足,使得这个项目快速崩溃。

实际上,艺术市场由于其私密性和透明度问题,被称为“杂货经济”。对于初涉市场的人来说,不易对真实成交价格和情况形成客观判断,因此容易被一些所谓专家的言论蒙蔽。

那么,未来艺金融发展前景如何?我认为,只有同时精通金融和艺术市场的人才能够成功操盘。而目前出现的一些艺金融项目,无论是P2P还是文交所或基金,都大多数依赖降低投资门槛吸引大众,而掌控这些平台的人往往并不具备专业能力,最终难逃失败结局。

要想发展艺金融,就必须解决评估问题,在没有合理被社会接受的评估体系之前,有关尝试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此外,还必须找到提高流动性的有效方法,而非简单降低门槛吸引社会资金入市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忽略了艺品本身价值与审美意义,对艺金融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