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理论有哪些初学者怎样用好橡皮
初学者怎样用好橡皮?艺术教育理论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橡皮是一种修改工具,它可以轻易擦掉不需保留的线条。但是,每个教美术的老师都会告诉你:要少用橡皮。大量地使用橡皮,是初学者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最普遍的现象。初学者改错误的时间,要比花费在表现上的时间还要多。初学者往往觉得有些线条不好看或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错误,迫不及待地要将那些“无用”的线条擦掉。
事实上,在素描的草图阶段,不要计较线条的好不好看,因为随着作业的深入,会将那些线条覆盖住。你认为“错误”的线条,还能起到重新修正的参考作用,一旦擦掉,刚刚犯过的错误,容易重犯。为了减少橡皮的使用,我们应该做到:
(1)下笔之前认真观察,做到画前心中有数。
(2)控制好作画动作,做到下笔准确。
(3)不要急于求成,下笔时要先轻后重。
(4)从最终效果出发,考虑前后步骤。先将参考线条涂于较暗一侧,再进一步修改确定。
能做到以上几点,保证你不用橡皮也能完成作业。
橡皮不光是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线条,还可以调整画面的明暗对比。当我们觉得某一处色调太暗,需要增加亮度时,可以用橡皮减色,以达到满意的对比效果。
橡皮还有一个调整作用,它可以加强画面的虚实效果。虚实是表现视觉空间的大师手段,在绘画过程中,有时候因为强调形体结构,将造成了体面衔接和轮廓表现呆板,使形象单调缺乏空间感。在碰触这种情况时,我们可根据需要,用橡片擦虚形成物体间虚实变化,从而马上使得画面产生生动富于空间性的效果。
在这关于如何正确利用橡子的讨论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在某些地方即便只是简单地拉动了一次铅笔或彩色的边缘,都可能激发出一种奇妙而独特的声音,这说明除了它作为一个修正工具之外,还有一种表达能力。但对于这个偶尔出现的一种声音,如果频繁进行,那么就必须专注于必然性训练,而不是盲目追求这些偶然产生的声音。
通过这样的理解和练习,你们就会逐渐掌握如何更高效、更精细地运用你的艺术技巧。这就是为什么每位教师都建议你们尽量减少使用那张似乎总是在等待着消除任何作品中的瑕疵的小伙伴——我们的老朋友:刮纸带!
因此,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关于美术创作、艺术教育理论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各种工具来提升我们的作品质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