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我的梦想是创建100个民间艺术品交易场所
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勇于探索、坚韧不拔的传奇人物,深受中国文博界人士敬仰。自筹资金,他创立了名为“建川博物馆群落”的文化奇迹,这一举措将个人爱好与民族责任巧妙融合。他致力于历史的追寻和当代文化建设,努力将两者结合起来。在他的收藏中,有八百万件文物,是国内私人收藏数量最多的。
人们称赞他如同庄子书中的尹文子,生活简朴,对待工作极具奉献精神;同时,他又如墨子的智慧之光,不畏艰难,以自我牺牲为最高目标。中华大地上,那片黄土深厚蕴含着丰富哲理,与儒道墨三家精神相辅相成,而樊建川便是其中的一员。
走进他的办公室,你会发现墙壁上挂满了自己的字画,“性命可以丢,但情义二字不能忘”、“穷骨头”、“死而后生”等作品。这里的氛围与外面繁华的博物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只有一墙之隔,即使他坐在二楼办公室,也能看到广场半截照壁前那个17岁时塑像的自己。
樊建川在一生中一直在做一个看似古怪但却充满热忱的人生选择——要建立100座博物馆,并承诺去世后全部捐给国家。他经历了多次身份转变,全年无休,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保持着不懈努力。他是一位网络红人,在微博上阅读量常常突破800万,每发表一条关于日常生活的小事,也能吸引千万次阅读,让他感到震惊。
尽管有太多人对他的故事感兴趣,许多文化名家写过他,但似乎没有任何人真正询问过他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在一次采访中,一位记者终于问到了这个问题:
“您如何评价自己?”记者提出了这个问题。
樊建川回应:“我是一个典型的四川男人!粉丝有170万,每天平均六七百万阅读量,是很真实的。我非常生活化,还能唱歌,我也有男人的责任感,把40余座各类博物馆建立起来,现在还在不断扩张计划。”
“我爱和平,珍爱生活,希望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但我愿意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责任。”
樊建川曾经是一名知青、一名兵、一名农民工,当过老师、公务员、小官,最终辞职到成都开始新的征程。“当时初到成都办理‘暂住证’现在都成为我博物馆里的收藏。”
经过15年的奋斗,他建立了包括500亩土地在内的大型博物馆群落,用心收集各种珍贵文物,如5.12地震纪念品等。这些宝贵遗产不仅增强了天府文化的地位,还被赠送给李庄作为永久展览,这些都是李庄最好的礼物之一。
目前已拥有40余座各类博物馆,其中8座位于重庆,由自身管理并运营。这只是开端,他打算再扩展至青岛海南湖北荆门等地,将来或许能够实现那遥不可及的心愿——成立全球第一大民营博物馆系统。而这背后的秘密,就是对生命价值观和对国家贡献的一种无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