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学费一年30万
西泠印社的国际化之路
在这个夏天,位于杭州孤山路31号的西泠印社迎来了多批次的国际友人参观、体验,感受印学文化的魅力。6月,13家驻华境外主流媒体代表走进西泠印社;7月,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团参访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并进行传拓体验。在感受百年金石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作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西泠印社通过深厚的专业素养、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了杭州、浙江乃至中国的丰富历史文化。
沙孟海社长曾说,所有的印社中,没有一个像西泠那样有强大的覆盖全国全世界的学术力量。他更是提出要把西泠印社打造成国际印学研究中心,真正发挥引领印风的作用。2012年6月29日,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为社会题下“播芳”4个大字,这寓意着花儿芬芳一样散播到世界各地。后来,他又表示:应有的开阔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要把西泠放在世界视野之中,让人们共享中国篆刻艺术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建设之初,就有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长尾甲应吴昌硕之邀参与活动。此后交流不断,以日本、韩国等有篆刻传统东亚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为主要交流对象。
自2008年起,以深化海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开始举办“百年西泾·中国品”系列巡展,在汉字文化圈以外国家刮起一阵阵 西涛 之风,如2018年的“百年 西涛 · 中国品”布达佩斯特展开幕,在匈牙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深两国友好了解新篇章。
除了以展览形式走出去,“保存金石、研究铭学兼及书画”的宗旨下还踏出了非常大胆一步,将研究扩展到对图形铭和非汉字系统铭样的研究,不断建构自身学科体系,更不断拓展已有的“中国铭学”,形成新的格局,如G20峰会期间组织研讨会考察其他地域及背景中的铭样,以及推出主题研讨会,不断拓宽铭学文化范畴吸引美国、日本专家参与研讨会搭建平台。
同时也在各种重大节日赛事上频繁亮相,如世博时创新图形铭概念,为外国篆刻肖像铭样,当这批图形呈现于各国面前,他们立即被打动了。在即将举行19届杭州亚运会时积极响应启动“World Graph & Seal∶‘迎亚运’Non-Hanzi & Graph Seal Artworks Exhibition”。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成员分布或举办活动范围,或所具有影响力,可以看出无疑已是具有国际意义的一支队伍。这从516位成员里就能了解一二,其中包括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同志加入其中。
据悉,将搭建与“一带一路”有关金石拓片篆刻创作平台,并组织顶尖 篆刻 家前往沿线国家当地民众能够更加接触到中国金石趣味。涵声听东浙,一话逍遥。在这一代人看来,“粤”的天地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