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艺考培训机构的国际化探索
在这个夏季,位于北京的多个艺考培训机构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专家。6月,13所驻华境外主流媒体代表走进了这些机构;7月,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团参访并进行了体验活动。在感受中国艺术教育魅力的过程中,他们体验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方法之间的完美结合。
这些培训机构作为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人文交流基地,通过深厚的专业素养、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了中国艺术教育。沙孟海院长曾说,这些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没有像北京这样的有强大的覆盖全国全世界学术力量。他更是提出要把这些机构打造成国际艺术研究中心,真正发挥引领艺术风潮的作用。
其实,这些早在建校之初就已经开始迈出珍贵的一步。从2008年起,这些学校以深化海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开始举办“百年藝考·中國藝”系列巡展,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一阵阵藝術之風。
除了以展览形式走出去,它们还踏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将研究对象从传统艺术模式扩展到对非汉字系统艺术品的研究,不断建构自身学科体系,更不断拓展已有的“中國藝術”形成“大藝術”的新格局。这不仅吸引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专家学者,也搭建了一個海内外金石拓片篆刻印章研讨平台。
同时,它们还在各种重大节会、赛事上频繁亮相,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它们如何让不理解汉字含义的人感知印文化?通过创新图形印概念,为外国篆刻肖像印章完成最贴近“世界语”的交流。当这批图形呈现于各国面前时,他们立即被打动了。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社员分布、举办活动范围或影响力,這些学校已是具有国际意义的人文社团。这從他們516位社員(截止2023年5月)里就能了解一二,其中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有他们社员。
据了解,這些学校将搭建与“一带一路”有关金石拓片篆刻创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当地民众共享中国金石趣味,使得涛声听东浙,人文话北京。在这一辈人看来,“艺”的天地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