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国际化进程简介从东浙印学到西泠的故事

  • 艺术资讯
  • 2025年04月24日
  • 西泠印社的国际化之路:从东浙印学到世界文化交流 在这个暑假,位于杭州孤山路31号的西泠印社迎来了多批次的国际友人参观、体验,感受印学文化的魅力。6月,13家驻华境外主流媒体代表走进西泠印社;7月,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团参访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并进行传拓体验,在感受百年金石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作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西泠印社通过深厚的专业素养、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了杭州

西泠印社国际化进程简介从东浙印学到西泠的故事

西泠印社的国际化之路:从东浙印学到世界文化交流

在这个暑假,位于杭州孤山路31号的西泠印社迎来了多批次的国际友人参观、体验,感受印学文化的魅力。6月,13家驻华境外主流媒体代表走进西泠印社;7月,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团参访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并进行传拓体验,在感受百年金石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作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西泠印社通过深厚的专业素养、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了杭州、浙江乃至中国的丰富历史文化。

沙孟海社长曾说,所有的印社中,没有一个像西泠那样有强大的覆盖全国全世界的学术力量。他更是提出要把西泠印社打造成国际印学研究中心,真正发挥引领印风的作用。2012年6月29日,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为indi题下“播芳”4个大字,这寓意着如同花儿芬芳一样散播到世界各地。

早在建院之初,就有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长尾甲应吴昌硕之邀参与活动。此后交流不断,以日本、韩国等有篆刻传统的地东亚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为主要交流对象。

自2008年起,以深化海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开始举办“百年西泲·中国”。先后走过美国洛杉矶、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新加坡马来新都等城市,在汉字文化圈之外国家刮起一阵阵West Lake 之风。如2018年的“百年West Lake · China”,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幕,是第一个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欧洲国家,与中国在经济贸易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均有密切友好往来,为两国友好增添新的篇章。

除了以展览形式走出去,“保存金石研究铭刻兼及书画”为宗旨的心京还踏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将研究对象从传统铭刻模式扩展到对图形铭刻非汉字系统铭刻的大范围,不断建构自身学科体系,更不断拓展已有的“China Ink Art”而形成“Great Ink Art”的新格局。在G20峰会期间,一场关于图形铭刻与非汉字系统铭刻研讨会吸引了美国德国日本专家学者参加,从全球角度考察其他地域及背景中的铭记物品。

同时心京还在各种重大节会赛事上频繁亮相,如世博会时创新图形浮动概念,为外国理解含义的人们提供了解释。当这些图形浮动呈现给各国时,他们立即被打动了。这不仅完成了最古朴形态,最贴近语言语汇间接交流,而且通过设计完成了一种独特无需翻译即能沟通的情感互联,使得这批图形浮动作品成为一种跨越语言障碍的情感桥梁,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全球认可。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成员分布或举办活动范围或其所具有影响力的层面上看,都可以发现心京已经是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人类社会团体。这也从516位成员(截至2023)里就能了解一二,其中除了国内外,还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新都美英法瑞加等多个国家也有心京成员加入其中。

据了解心京将搭建与“一带一路”相关金石拓片篆刻创作平台组织顶尖篆刻家前往沿线国家当地民众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中国金石趣味,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心京成为连接不同文明之间情感桥梁的一座重要建筑,而涛声听东浙讲述的是这样一种故事——每一次声音都是对过去回忆的一个致敬,每一次行动都是对未来期待的一个预演。而对于那些热爱艺术追求卓越的人来说,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一颗开放的心灵,那么这份精神就会随着涛声穿梭于地球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共同沉醉于这片属于人类永恒精神宝库的心灵画卷中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