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考难度如何
西泠印社的国际化之路:从东浙印学到世界图纹与印记
在这个夏天,位于杭州孤山路31号的西泠印社迎来了多批次的国际友人参观、体验,感受印学文化的魅力。6月,13家驻华境外主流媒体代表走进西泠印社;7月,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团参访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并进行传拓体验,在感受百年金石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作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西泠印社通过深厚的专业素养、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向世界展示和推广了杭州、浙江乃至中国的丰富历史文化。
沙孟海社长曾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像西泠那样有强大的覆盖全国全世界的学术力量。他更是提出要把西泠打造成国际研究中心,真正发挥引领风尚作用。2012年6月29日,饶宗颐为社会题下“播芳”4个大字,以意象化地表达了他对培养开阔视野和博大胸襟的人才期望。
早在建社之初,就有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参与活动。此后交流不断,以日本、韩国等有篆刻传统国家为主要交流对象。
自2008年起,以深化海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从美国洛杉矶到法国巴黎,再到意大利罗马及其他城市,“百年西泠·中国印”系列巡展不仅刮起了一阵阵 西泠 之风,还加深了两国之间友好往来。
除了以展览形式走出去,“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的小院还踏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将研究对象从传统模式扩展到图形与非汉字系统,不断建构自身体系,更拓展已有的“中国”,形成“大”的新格局。在G20峰会期间举办研讨会,一次又一次地吸引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海内外金石拓片篆刻平台。而在亚运会上也积极响应,并启动了一系列主题活动,用特许商品《荣耀中国·亚运玺》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
516位现任成员里,有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这些都让我们能够看到,无论从分布范围或影响力,都显示出它已经是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事实。这一切,使得涛声听东浙,每一笔每一划都是讲述着更辽阔天地的大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