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2023-11-02 艺术教育

  

上学时曾问老师:为什么中国叫中国?先生愕然,曰:你这孩子,中国就叫中国,就好比人的名字,只是称谓而已。后来又请教大学教授,其多数曰:因华夏文明形成于中原腹地,故名中国,也有人说:先祖有天圆地方之说,以为华夏处在大地中央,因而得名。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陕西鸡贾村出土之三千年前的何尊。其铭文写到:唯武王即克大邑商,则迁告于天下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辞民……。

  

其次《大雅·民劳》中也有惠此中国一句。到了东周战国诸子书中,中国一词已屡见不鲜。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

  

 

  

中国一词被频繁使用,是在周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诗经·大雅》里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之记载。

  

在中国史上,中国和华夏只是区域文明之泛称。由于各朝有自己国号,一直没有用中国一词来代表国家或政府之命名。直到近代辛亥成功,以中华立名,才广泛简称为之中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圆地方中州为最。祖先何以在此立国?有何凭据言此处便是大地中心?随着对祖国历史逐步了解,渐渐在人文地理和宇宙现象启发下,笔者对中国这一称谓有了进一步之认识。今分几方面整理成文,仅供参考。

  

  

 

  

一、用天时来解释:

  

众所周知,春夏秋冬又称四季,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是为自然。而这种寒热温凉,刚好应合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生物特性。这在祖先看来,两仪四象中之两仪既是阴阳,阴阳又代表天地。四象就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分配在季节上,少阴主乎秋,太阴主乎冬,少阳主乎春,太阳主乎夏。这四季之中,又包涵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六气与季节变化,与五行生克有着密切关联。

  

没有四季更替,何来美丽地球?没有六气变化,如何滋生万物?因此,该暖就暖,该热就热,该凉就凉,该寒就寒,能得四时六气盖全者,即为得天时。既得天时,必是宝地。故祖先认为,一年四季最明显之地,既大地中央。此处兴邦,便是中国。

  

  

 

  

二、用地利来解释:

  

要明方位,首选坐标。而坐标之选定,必让人信服。如我说中国是处大地中央,国也必争执。故人说不算,要大自然出来说话。

  

鲁迅云:中国文化全在道教,而道教核心思想;离不开阴阳五行。阴阳是纲,五行是目。万物皆在阴阳之对立统一,消长转化,和五行之生克乘侮中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五行中之金木水火土,对应的方位是东西南北中;对应是心肝脾肺肾,对应在气候上便是风署湿燥寒。

  

 

  

前文写到,谁说自己国家处在地球中央都不算数,要用天地自然来证明。那我现在就用自然现象告诉大家,我们中国,就是在大地的中央。

  

 

  

何以为证呢?自然界中的风。

  

 

  

春天东风送暖,万木复苏。风从东面来,吹向西方。这里假定河南中部之河洛地带是大地中央,那么从东海方向刮来之东风,就是在向河南方向吹。

  

 

  

夏天刮南风,夏天是热天,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夏风是从广东方向吹来,向着北方,同样向着河南吹。

  

 

  

秋天秋风萧杀,万木凋零。秋风从西方刮来,也同样吹向了中原。

  

 

  

冬天刮北风,冬天寒冷,地冻天寒,万物都进入休眠的状态。冬天是刮北风,从蒙古方向刮来,向着南方,依旧朝着河南的方向吹。

  

 

  

 

  

四季之风,从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吹来,都向着中原方向吹。像这样的地方,吾不知可有国家也是如此,但最低可以有证明,我们祖先,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中孕育出来,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这个地方就是中国。

  

 

  

 

  

 

  

三、用人文来解释:

  

先看文字,中国之中字,是口字与一竖组成。这口字,暗含古人对天圆地方之认识和理解,口字周围,好比四域,其边缘如国家之界限;而口字摆在那里,四平八稳,暗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有了四方之感念,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及中间方位就会存在。而中间方位之中点,就是祖先认为大地之中心,那中心这一笔叫一竖通三才,也就是有通天、通地、通人之意。

  

 

  

 

  

天时、地利、人和是祖先认识自然,理解社会之基本规律。在中国,也被认为成就伟业之必备条件。正因得天地人三才之气,炎黄子孙,华夏文明才具备这得天独厚之优越地理;所以从中字我们可以看出,祖先在造字之时,就觉得寰宇之内,一方之中,唯我国土,中有一竖贯穿,定天地人三才之位,就好比一根擎天玉柱,将九州岛方圆,牢牢地钉在了大地中央。

  

再说国字,所谓国土,四周必有疆界,所以国字外围是个口字,这标志疆域和国家性质。那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口字内之王字,就是权力和统治的象征。王为百姓之主,而王主腰间佩戴之玉玺,在古代既是印信象征;所以王字腰间才加一点。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庸之学,平衡之道,阴阳不偏不倚是中华哲学基本刚要。从这一方面,也能找出中国来历之左证。

  

另外,中国古时有称神州,神州是指出神仙的地方。大家注意神字的结构,左边是示字,是上天垂象,告示天下之意。右边是中字中间加一横,先撇开中间十字,那是个口字,此字含前后左右四维,加中间一横分出上下即为,最后中间一竖通天彻地,一竖贯三才,也就是说能合于天地,中通人情者,方可成仙。由此也可看出,神仙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华夏祖先在选择生存发展环境之时,是上观天文,下查地理,中通人情的。这种早期自然风水之经验,为黄河流域发源传承之中华文明,起到至关重要之作用。也就是这块风水宝地,使中国没像文明古国一样在地球上消失。

  

 

  

守中,既是得道。得道,既是得中和之气。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就是我的祖国,她的名字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