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刘双舟国外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市场的研究述评

2024-03-16 艺术教育

中国艺术品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进程和悠久的历史渊源。 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中国传统艺术市场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市场是指以简单的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艺术品市场。 这样的市场很早就出现了。 隋唐以后发展缓慢。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传统艺术市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市场就是中国现代艺术市场,它是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历史悠久,但明显是孤立的,对世界其他地区影响不大。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除了瓷器作为收藏品和少量古代书画偶尔出现在艺术品拍卖会上外,其他中国艺术品并没有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 无论是艺术品交易数量还是参与交易的人数都非常小众。

国外学者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和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收藏研究、艺术史研究、艺术市场观察。 从内容上看,前两个阶段对应中国传统艺术市场,第三个阶段对应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从市场研究的角度来看,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实际上并不是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专门研究。 第三阶段的研究对象是中国艺术市场,但这一阶段起步较晚。 中国艺术市场直到近十年才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国外还没有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进行系统研究。 目前还停留在对中国艺术市场的观察层面,远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国外最早对中国艺术的零星研究主要集中在藏品本身,如瓷器、青铜器、古代书画等。 这项研究全部围绕中国艺术品收藏展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量中国艺术品和文物流失海外,引发了西方收藏中国艺术品的热潮。 一些传教士、考古学家等开始涉足中国艺术品的研究,并撰写了一些与中国艺术品有关的书籍。 书籍如O. du Sartel于1881年在巴黎出版的《中国瓷器》(La Porcelain de Chine),以及E. Grandidier于1894年出版的《中国瓷器》(La Ceramique Chinoise)等。 1924年法国人褚德义出版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概论》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体系和青铜工艺。 但在青铜器研究上取得学术成就的主要是日本学者。 然而,这些学术研究的重点并不是艺术品市场,而是收藏品的装饰图案、制造工艺或艺术欣赏。 进入20世纪后,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从艺术史的角度关注中国艺术品,并撰写和出版了有关中国艺术史的书籍。 例如,美国学者费诺洛萨于1912年出版了《中日艺术时代》。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外国学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中国原创艺术品和出土文物,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拓宽了他们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范围。

国外学者真正关注中国艺术市场是从中国现代艺术市场的出现开始的。 单纯商品交易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早已存在,唐宋时期的艺术品市场应该比同时期的欧洲艺术品市场更加繁荣。 明清和民国时期,收藏层面的艺术品市场也曾有过。 但历史艺术市场和现代艺术市场并不相同。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艺术品市场,无论在国内外都是近百年才出现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几十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市场,国外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市场的研究也基本无从谈起。

西方研究者将中国艺术市场视为国际艺术市场的组成部分,并开始广泛关注,大概是从2006年开始。这一年,我国艺术市场占全球艺术市场份额的8%,拍卖市场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8%。 占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的4.9%。 此前,西方学者在谈论艺术市场时,除了香港艺术市场外,很少提及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 虽然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崛起,目前已趋于稳定,并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三大市场之一。 北京和香港也已发展成为公认的国际艺术市场中心。 然而,西方学术界对中国了解甚少。 对艺术市场的研究还停留在“市场观察”阶段,这可能与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太快有关,历史上西方还没有形成关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学术理论。

目前,西方学者关注中国艺术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在研究全球艺术市场时,将中国艺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来观察。 例如,欧洲艺术基金会组织的英国克莱尔•迈克·安德鲁主编的《TEFAF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就属于这种情况。 该报告由中国合作研究机构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出版。 报告大致包括:年度全球艺术品市场状况、艺术品市场各板块的交易情况、全球财富和艺术品收藏格局的变化、艺术博览会、线上销售和艺术品市场的经济影响等六大板块。 它还涉及到当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以便我们能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种观察方式是通过统计某一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情况来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 Artnet Global有限公司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报告》就属于此类。 Artnet是全球著名的在线艺术品交易平台,涵盖艺术品、古董工艺品以及中国拍卖行业。 该协会掌握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较为全面的交易数据。 双方共同推出的这份《统计年度报告》涵盖了行业及市场规模、行业结构、拍卖结构、价格分布、平均拍卖价格和高价拍卖等内容。年度全球拍卖中中国文物艺术品的统计分析市场,主要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数据的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从全球的角度了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交易的全貌。 西方观察中国艺术市场的第三种方式是关注专门的艺术市场或领域。 例如德勤卢森堡总部编制的《艺术与金融报告》(年度艺术与金融报告)就属于这一类。 报告重点从艺术品金融和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角度观察包括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内的全球艺术品市场。 报告通常包括六个专栏,即全球艺术市场状况; 艺术与财富管理调查; 艺术品担保贷款; 艺术作为一种投资; 艺术与科技; 风险管理和监管。 每个部分均由多篇来自不同国家的相关文章组成,具有一定的学术质量。

中国艺术市场已经成为国外学者观察全球艺术市场时无法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学术层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外大约有80所大学提供亚洲艺术史博士学位。 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开设与中国艺术市场相关的专业课程。 许多学者都将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