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继鸿让雅昌拍卖网的艺术品在审美体系中飞翔

  • 艺术教育
  • 2025年01月27日
  • 毛继鸿:一套审美体系下的无限可能 在成都的方所,一位艺术家汪建伟与毛继鸿共同勾勒着未来的画面。这个600平米的空白空间,尽管没有任何装饰,只有水泥立柱和9米挑高的天花板,但他们眼中却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可能性。 毛继鸿对艺术的热爱源于童年,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在大学时期也深入研究新兴艺术潮流。现在,艺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说:“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22年前

毛继鸿让雅昌拍卖网的艺术品在审美体系中飞翔

毛继鸿:一套审美体系下的无限可能

在成都的方所,一位艺术家汪建伟与毛继鸿共同勾勒着未来的画面。这个600平米的空白空间,尽管没有任何装饰,只有水泥立柱和9米挑高的天花板,但他们眼中却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可能性。

毛继鸿对艺术的热爱源于童年,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在大学时期也深入研究新兴艺术潮流。现在,艺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说:“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22年前,毛继鸿联合创立了中国最早成功设计师品牌之一——例外服饰;2011年,他在广州开设了第一家方所书店,并扩展到了成都、重庆、青岛等地。方所不仅见证了他的文化投入,也指引他进一步深入艺术领域。

2012年,毛继鸏被推荐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蓬皮杜之友”,这让他更深度介入全球当代艺术。在蓬皮杜中心组织下,他参观了各国工作室,与收藏家交流,从学术委员会了解每年的收藏及他们的视角。这次经历启发了他的一个设想——用蓬皮杜中心整个思维逻辑和对当代艺术见解来探讨中国当代艺术。

2016年前后,当时整个中国艺市场混乱不堪,毛继鸋决定重新梳理当代艺在世界之间关系,所以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他认为,以个人命名意味着更多承诺。“其实西方个人基金是很重要,因为这是用个人的声誉乃至所有东西为之背书。” 与国内私人美术馆不同,这个基金会只做研究,不做收藏。“我不希望我的基金会是为了收藏兴趣而作,我不把拥有一件艺品或等它升值进行投资作为目的。研究性是最核心。”

成立后,即与蓬皮杜签署三年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全球都市”计划。在11月3日举办的一系列讲座中,将其融合到实体书店、服饰、讲座、展览等业态中。一套审美体系下,无限可能正在悄然发生。

Q: 为什么想要开拓新的空间?

A: 我们已经做五年的时间,我想要再长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那在原有的空间里面,你还能讲什么?你可以讲生态,讲互动的事情,这已经很好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可以挑战。我喜欢挑战的一个人,我希望方所变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承担)运营跟策划机构角色。这不是只是书店,不仅是办讲座,也不仅是时尚,它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是MIXMIND整合。当我们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去挑战自己,挑战自己的系统,挑战自己原来固有的逻辑。但你又要清楚到底哪个东西是最可行的,你要保持下来;哪个东西是不需要提升,再去挑战它。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Q: 对新空间有什么设想?

A: 我其实很开放,我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做这个事情,但是大家要价值观一致,尊重创作,尊重知识,有些事物就是不能随便改变。如果价值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下做事,就会变得非常痛苦。实际上我觉得中国现在需要有一批同样追求的事业,一起去造福这个社会。我想提高素质并不只是民众需要提高,还包括机构本身也需要提高。

Q: 为什么想要发展出这样多元化业态?

A: 我们公司一开始就叫MIXMIND,它本身就是一种整合智慧、整合想法20多年的经验,没有丢掉。不管是在生活方式还是价值观念上,都应该尽量多元化,让不同的智者一起工作一起创造,那才有基础。而且,我们一直坚持的是一种传统审美,要结合形式内容跟观念,如果只有形式没有内容,那么就会显得比较空洞;如果只有逻辑没有形式,那么也不够吸引人,而且不会产生真正的情感共享或者审美体验,而这种混合使用则能够达到既有情感共享又具有意义同时拥有审美上的效果,这种状态才符合我们的愿景和目标,以及我们对未来生活方式提出的要求,即"善" 和 "有序" 的构建与推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