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工艺家不会说话的款定之艺术世界
今天我想谈一谈“工”和“款”。我之所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谈,是因为个人觉得这两个字和制壶人的关系最为紧密。“工”字主要体现的制壶人的工艺手法,“款”则是紫砂壶的落款需要印上制壶人的手章。
紫砂壶做工是鉴定一把紫砂壶是否为好壶的重要标准。紫砂壶做工极为讲究,也十分严谨。一般来说,一把手工壶,园壶光器较其他造型简单一些,故市面上流通的也最为广泛。提梁壶大多也是圆形,但其梁的部分十分考究制 壬的手法和工艺,和在烧制时的时间、温度,都有关系,价格也是要高一些。方壶更是考究工艺的器形,无论是点、线、面,还是转折交合,都必须要交代清楚。故有“一方抵十圆”之称。其他花器更是考验工艺师的技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还有壶的盖子与 壬口必须紧密结合,绝对容不得半点含糊。 壒盖是很容易不小心掉瓷,如果咱们认为再去配个盖子就大错特错了,“宁制十 壒,不配 一盖”,每一把 壒身 和 门都是一起制作、烧制出来 的。
艺术家的水平,影响着一把成品 的细节 和 韵味,也 是决定咱们日常选购 壒 的标准。不管是在外观还是在触感上,只要看着舒服,拿着顺手,就越端详越喜欢,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款,我认为紫砂文化具有严重的人气效应,即使是一些普通作品,其收藏价值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名家级别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但我也相信,在众多后起之秀中,有些潜心制作作品的人,他们所创作出的艺术品同样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视,因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活力、新鲜血液,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在未来,我们或许会发现那些被低估的小人物所创作出的作品,将成为宝贵财富。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到这种美妙的事实,从而激发大家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紫砂文化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欣赏。这不仅能让我们自己受益匪浅,也能促进整个社会对这些古老艺术形式更加尊重与关注,使它们继续绽放出独有的魅力给世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