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彩千秋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画卷历史
绘彩千秋: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画卷历史
我们现在对史前绘画的了解都是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得来的,而今天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的创作大多出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
■ 绘画之萌芽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改进,原始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这些众多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一批岩畫之一。在那里,我们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大型图像把整个山体变成了东西长300公里的一条巨大的壁畫廊。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畫遺址中见到。
■ 新石器时代之艺术
探讨新石器时代之绘画,我们仍然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地处边远地区神秘岩畫。在云南沧源发现的一批岩畫反映了人类活动,包括狩猎、舞蹈、祭祀与战争。这些构图更趋复杂,表现内容由单个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人物动态。这一切使我們看到了中國繪畫發展的一个重要時期。而且,這個時期藝術家們創造這些無拘無束於任何邊界限制的地面圖像是自由自如,就如同他們選擇未經處理的地面來創作。這一切都源於陶瓷與木結構建築材料出现,它們為藝術家提供了一個绝佳的地方進行創作,因此缤纷色彩与丰富纹样便开始显现于此。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の彩陶。这一时期,以西安半坡出的《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其含义一直引人猜测;庙底沟类型彩陶中的《鹳鸟斧头》则以写实手法描绘着鸟鱼及斧头,被认为代表着鹳氏族兼并鱼氏族历史事件。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则描繪著氏族成员欢快跳舞的情景,为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留下了一笔勾勒。
【先秦繪畫概況】
在整个先秦時代中,由奴隸制社会轉變為封建社會,並隨著社會分工擴大而各種手工業得到極大的發展,最终形成青铜文明。统治阶级對美术各门类需求带动其发展,其中包括絵畵自然也不例外,但我們今日能見到的先秦繪圖遺跡稀少,因為它們主要是用易腐朽木質或者布帛上製作並保存下來。大部分則因為使用的是易腐朽材質,如木质或者布帛,所以已經消失殆尽。在商代王室墓葬發現大量漆划残留品,更常見黑白兩色的基本顏色交織形成強烈對比。而據說當時漆料裝飾品通常與銅製品以及白色陶磁產品一起展示,用以增加觀賞趣味。在殷墟也曾發現過幾塊紅黑兩色的壁畫残块,以紅灰墙皮上展开卷曲对称圖案具有装饰性。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庙堂壁挂創作記錄,如楚国屈原著名詩篇《天問》,即是在觀看楚初王庙堂壁掛後所寫成。
幸運的是,在長沙楚墓中先後出土兩幅帶有旌幡性質の帛巻,它們都屬於公元前3世纪作品。一幅是一位婦女,上方飛腾龍鳳;另一幅則是一位身份顯赫男子駕驭巨龍或龍船墨线勾勒侧面肖像及象征意义动物是两画像相同之处,而技巧熟练程度不同,是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