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装裱艺术化探索物品中的教育现状
李振明每当有客人步入他的画廊,欣赏他精心装裱的字画,他总会先讲述装裱艺术的历史和工艺,而不是谈论价格。他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为了生计从事装裱,更是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一张好的字画,不仅在于字画本身的艺术水平,还在于装裱的工艺如何,它对字画有着重要影响。" 李振明说,每个把字画带到他这里的人都对那幅作品怀有一份深刻的情感,因为没有特别的意义,他们也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地让他去处理。
无论是名家之作还是业余人的涂鸦,只要是让李振明负责,他都会双手捏住两边,轻缓展开,然后根据字画特点,为顾客讲解如何操作,以达到什么效果。现在机器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一个任务,将装饰变成产品加工模式。而传统的手工需要7天时间,但尽管耗时长,李振明觉得手工能给一幅字画增添一种独特感觉,那种由不同作品所做出的一种人情味。
李振明记得,有一年12月中旬,一位顾客找到了他,说是在家里收拾东西时意外发现了10年前由他给她装裹过的一幅画,让她回想起了很多事情,感到非常温馨。那次来,她还带来了几张以前的作品希望能重新进行保存。
虽然这种手工技艺越来越少了,现在整个古玩城只有2家店铺还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但对于李振明来说,这并非悲伤,而是一种挑战。在21年的职业生涯中,从1987年开始学艺至今,他已经从山东回到石家庄,并且更加坚信这门技艺深奥,“一般看不出来,但你真想把名家的书法好好看,就得懂一点书法基础。”
对于每一次接触到的名作,李振明都会首先了解这幅作品的着色、光影以及特点,与作者交流,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只有理解了作品才能更好地衬托它。”实际上,无论是哪个专业的人士,只要能够将书籍包裝得“软如棉花平如镜子”就足够了。
李振明之所以购买大量有关书法艺术的书籍,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而且喜欢与作者交流过程中的乐趣。“每次和朋友们一起坐下来看着刚刚完美编织好的图像互相品评,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这样的心态使他能够将这一行发挥到极致。
然而,对于旧版图进行重新包裝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如果破损严重的话,你就要站起来十几个小时一点一点修补然后再包裝,这样的活儿两条腿根本没感觉。”但正是这样的细心研究,使得李振明结交了一些著名的大师,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岩。
2003年初,当梁岩弟弟拿了一幅钟馗画像找他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试探他的机会,用整整4天时间后,最终成功地为梁岩修复了一幅旧画像。那个时候那幅画像已经挂不起来了,上面满是不规则折痕还有污渍。但经过不断修补和重新包裝之后,这个曾经破败无存的小小景象竟然显露出原来的模样,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当这次工作结束后,梁岩也十分满意,从此以后,每当梁先生新作出现就会叫我过来帮忙。这让我逐渐学会鉴别一些基本常识,也更明白那些真正值钱或者珍贵的地方何在?
今年4月份,还有一位客户拿着自己的藏品找到我,我劝阻对方不要随便乱动,因为那是一张机器打印出来的地图。我告诉对方这样的“文物”挂在家里,让懂行的人看见只会笑话。不过最终,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友谊关系。在我的眼中,“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这句话描述的是对文化遗产或文物进行翻新的过程,如果翻新得当,可以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如果失误,则可能加速其消亡。我作为一名专注于恢复老文字绘卷遗迹并保持它们完美状态的人,在这些过程中享受着一种特殊的心境——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激情——这是向往已久的一个梦想实现过程之一,即通过细腻的手指与时间抗争,以确保那些被遗忘的声音继续流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