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装裱艺术化探究师范与非师范艺术教育之比较
每当顾客踏入李振明的画廊,首先是他对装裱艺术的介绍,而非谈论价格。李振明认为自己从事的装裱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在他的看来,每一位将字画带到画廊的人都对那幅字画怀有深情,“如果没有特殊意义,人家也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地让你去裱。”对于名家或业余人的作品,无论如何,他都会细心地展开,然后根据字画特点,为顾客讲解如何装裱以达到最佳效果。
现在机器快速完成装裱,但在李振明看来,传统的手工装裱更能赋予字画独特的情感价值。“那种由专家的精心操作所做出的装裱会为一幅作品增添上一些人情味。”记得有一次,一位女顾客找回了10年前他为她制定的旧作,她说这让我她回忆起了许多往事,感到非常温馨。这正是手工艺品的一个优点,它可以保存更长时间,并给人以回味,而机器制作后则无法改变。
自1987年开始学艺至今,李振明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21年,他从山东回到石家庄。他坚信这一行里的技艺越来越难寻:“一般的字画还看不出来,但要真想把一幅名家的字画给好好地 装好了,你没点书法艺术的底子还真不行。”
每一次与作者交流、了解作品特点和意图,让李振明觉得这种交流过程既愉快又重要。即使在古玩城里只剩下两家仍然坚持手工装裱,这份热爱和专业精神让他能够保持高标准,对于那些想要重新打磨旧作或修复破损者,他总是耐心细致,用自己的技术与感情去重新塑造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小小美术品。
随着岁月流逝,有些老朋友转而选择现代化快速生产方式,但对于李振明来说,那些简单机械化程序永远无法取代手工劳动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这句话如同对书画再生之道的一种赞颂,只要技艺掌握得当,即便最破碎无比的事物,也能通过巧妙设计变成珍贵之宝。
记得有一次,为省社科院夏教授的一副拓片进行了8个月的心血投入。那47张拓片中的多数已经严重损坏,最严重的是竟然分散成了20几张。但经过连续几个通宵的努力,最终这些碎片被整合成一个完整卷轴。看到夏教授激动面容时,那份满足感仿佛要溢出。“尤其是在最后完工的时候,我把这47张拓片装备成了一个长36米的长卷,把卷轴一点点展开,那种喜悦感也随着卷轴延伸而逐渐增长。”
“我算是把中国一种文化给保留下来啊!”这样的评价,是任何职业都难以企及的最高荣誉。而这一切,都源于李振明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使得自己成为了一名真正懂行且享受其中的人。此刻,在石家庄,他已拥有两个徒弟,他们正在跟随他的脚步学习这门千年传承的手艺。他的愿望,就是将这份经历积累下来的经验教导下去,让这一切都不只是停留在过去,而是继续向未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