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卷启蒙艺术教育引领孩子成长的当代中国画探索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艺术教育引领孩子成长的新篇章
传统中国画已步入了穷途末路,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对其现状持悲观态度。事实上,当代中国画正处于危机与新生、破坏与创造的转折点。今天的中国画家面临的是双重压力:客观上的挑战和主观上的不满,这些都限制了他们的创作自由。
传统中国画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根植于一个绝对封闭的社会中,其发展受限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纲常。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历经二千多年的时间,中国社会呈现出惊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深刻影响了艺术发展。
从早期至后期,中国画在形式上演变,从单纯以造型为主到赋予形式符号抽象审美意义。这一过程使得技术手段达到最高水平,但也变得僵硬和规范化。因此,一些画家放弃了绘画观念的开拓,而是追求意境——这是后期保守性的体现。
当然,不仅是保守因素,也有理论薄弱制约了实践。当代绘图论更多地强调实践而轻视理论,使得“六法”成为审美判断和创作方法上的最高司法官,但缺乏对其进行重大修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彻底改变旧有的理论体系和僵化认识,以现代绘图论为基点来评价当代中国画。
新的绘图论并不来自无中生有的,它必需吸收优秀传统遗产。而这些遗产不是死物,可以随意挑选,我们必须发扬那种将空间、时间和观察者融合一体的精神实质。这符合现代科学精神,如相对论原理等,是一种高踞于艺术圣殿东方艺术精神。
我们应当革新哪个方面呢?当我们欣赏古人作品时,他们先人的审美观念仍然控制着我们的感受。这表明,只要迷恋古人形式和用传统眼光看待,我们就无法革新。如果我们想要突破这些框架,就必须改变崇拜严格形式规范,从形式框架中突破出来。
尽管一些才华横溢但仍坚持捍卫过时艺术观点的人浪费精力,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糊涂或懒惰。不清高,不高尚,只能贻笑后世。真正伟大的艺术就是不断创新,而否认这一点,将使它成为技艺而非创新活动。
刘海粟、石鲁、朱屺瞻、林风眠等杰出代表人物在新时代影响下开始他们的事业,他们没有大声疾呼革命,却在实践中承担起开拓新的审美经验任务。他们具有洞察力和不可抑制的心灵激情,因此应被誉为把中国画引向现代的大师们。而潘天寿、李可染虽然包含更多理性,但过分注重技法影响情感表达;傅抱石则偏向自然主义风格,在反叛传统方面独树一帜,但不足以为他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缓解。此外,还有一些名重一时却轻蔑革新的国粹派老作家,他们企图充当堂吉诃德角色,只能贻笑众人耳目。在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接受时代要求,并且勇敢地推动文化进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份进步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