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会员有多少人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
【文艺人物志】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他的工作间里,传来了机器打磨木头的声音。他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手中的木头,将一块普通的木头雕刻成栩栩如生的木偶人物。数十年间,他已创作近千个木偶艺术形象。
林聪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他参与创作的《火焰山》、《赵氏孤儿》、《钦差大臣》等作品获得了多个奖项,甚至登上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
在泉州,最早的木偶头雕刻由雕刻神像的作坊兼营,因此许多形象均由佛像造型演变而来。20世纪中叶,江加走发展了泉州木偶头雕刻传统技艺,将不会动的“死” 木偶变成了会动的“活” 木偶。
林聪鹏从小爱看木偶戏,也喜欢雕刻玩具。他1976年加入了泉州剧团学习表演和工艺。在福建艺术学校,他不仅学到了表演,还深入学习了绘画、刀工和雕塑,这些都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剧中人物。
林聪鹏说:“我们要让这些死板的‘东西’活起来。”他使用各种材料,如混合颗粒胶质材料,让胡子粘在马可·波罗下巴上,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胡子拉碴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他首次用欧洲人的形象表现马可·波罗。
创新不是盲目抛弃传统,而是在保持行业规矩的情况下不断创新。林聪鹏依然坚守着很多行业传统,比如只用樟树作为原料,因为樟树轻、耐湿且防蛀,不易变形开裂。
四十多年的岁月里,林聪鹏为这门技艺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刀一刻皆匠心,小小的手工艺品陪伴他度过漫长时光,也见证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媒体称之为“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