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名人字画了解看不懂抽象画的天价秘密知晓其打开方式
在佳士得上海秋拍即将揭幕之际,众多抽象艺术作品备受瞩目。今年已过半的全称艺术品拍卖中,“抽象”成为了一个显眼的关键词。我们不禁好奇——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构图》在纽约以8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7亿元)成交;多伊格《山谷的建筑师之家》在伦敦以1437.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26亿元)被掀金;赵无极《大地无形》则在香港以1.829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天价售出……这些令人头疼的“高价”交易背后,是什么样的打开方式?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批看似“乱画”的抽象艺术背后的故事。
康定斯基是第一个提出“热抽象”概念的人,他认为色彩和线条可以通过空间关系来表现运动和情感。波洛克、德库宁等人也走向了这一道路,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音乐般流畅的情感表达。而另一派别——冷抽象,则更侧重于几何形状和数学原理,蒙德里安就是这个派别中的领军人物,他使用直线和方块创造了一种简洁而平衡的美。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深奥复杂的作品,却常常被非专业人士视为“小孩子水平”。人们对此感到困惑:“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答案可能隐藏在它们所展现的情感表达中,无论是激烈还是冷静,都蕴含着对世界内在本质的一种认识与揭示。
王端廷研究员告诉记者:“现代形式主义艺术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它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从印象主义到野兽主义,再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学或物理学基础,而抽象艺术最终诞生于这些理论的大潮中。
因此,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冠以“乱画”的作品,或许你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在用一种特别的手法去触碰人的内心世界,用科学理论去探索人类存在状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即便是不懂,也不必担心——因为懂与不懂,对于这类作品来说,只要你能感觉到,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