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润水境王永华水墨作品展
开幕时间:04月28日15:00
展览日期:2015年04月28日—05月04日
参展画家:王永华
策 展 人: 冯玫、刘广
展览地址:鹏宝轩艺术馆
承办单位:深圳市鹏宝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陕西省国画院、《中华画家》杂志社
画 家 简 介
王永华,1958年生,祖籍江苏徐州,198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
1988年应日本邀请赴东京、大阪、高知等地进行个人巡回作品展。曾先后在海口、西安、郑州、广州、成都、兰州等城市举办个人展览。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大型美展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深圳东方美术馆等海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曾被评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家。
2014年,四尺整作品《久住寒山万事休》在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以12万元人民币荣誉拍出。
张爱玲的眼里,三十年前的月亮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三十年前的月亮是否真如爱玲所言,我记不真切,但眼下王永华的画却真切得如同落在朵云轩信笺上的泪,将他最底层的情感一点一点儿地湿晕开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到大。
无论悲喜,所有的眼泪都是情至深处。情在深处的王永华很少信笔挥写,他只是让自己的“泪”以另一种方式慢慢晕染开来。晕开之后,没了泪,却有了茶色,有了茶香,有了茶烟,有了茶一般的艺术。
与其说王永华的艺术来自茶家风范,不如说是来自喝茶的方式与境界。从审美的境界言,王永华的作品强调雅、静、适、远。而这样的境界恰巧也是茶的境界。王永华的作品最先打动我的是茶色。或褐或青或紫,色层丰富却不拥挤,总有一点空的意味。这样恰到好处的拿捏固然少了崔子范的大气,却给禅佛留了位置。因此,永华的作品,不论人物还是山水,往往会有茶烟升起,氤氲之中,缥缥渺渺,从从容容。
王永华 国画作品 《花开见佛》
缥缈从容中,中国艺术的生命距离便在这里呈现出来。其实,生命距离指的不是生命的长度,也不是长安到北京的路程,而是时空的虚灵。皎然说,淼淼春水,杳杳青山,乃意中之远。永华的“意中之远”,不在深山老林,而在案前的缕缕茶烟。茶使人幽,也使人远。幽远之中,我一直在想,王永华的画室是否应该是文人吃茶的绝好去处?
因为远,性灵的提升与超越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在这可以操作的空间里,王永华操作了什么?事实上,王永华也并未操作出新东西。远在魏晋,雅尚玄远,不重质实的士子们就有了自己诗化的人生态度,后人名之以“魏晋风度”。在我看来,这种诗化的风度便是王永华所有操作的终极目标。我反对有机心的人生,但我赞成王永华这种不无机心的操作。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操作,人生或者艺术才能抵达庄子的“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当然,“吉祥止止”之前,王永华的操作有着不可抑制的愉悦——自适。可以想象的是,在很干净的画室里,王永华慢慢的研墨,慢慢的调色,然后慢慢地、一笔一笔地把那茶一般的墨抹到宣纸上。梁实秋说,茶中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在功夫茶般的“慢”中,一缕茶香使得永华的笔墨有了醍醐灌顶的澡雪。
王永华 国画作品 《天心白月水中莲》
由于地处长安,沉雄至大的长安精神当然会在内心深处助推王永华的创作,这也是地气使然。不过,除了此间地气,我更愿意从美学追求来谈论王永华的创作。我在前文已经说过,王永华的创作不是自然而然,而是有机心的。他“返虚入浑”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与别人拉开审美距离,而是“积健为雄”。在这一点,他考虑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审美风格。此时的王永华在功夫茶之外,又有了周作人《喝茶》一文的感慨:“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
王永华 国画作品 《一住空山万事休》
无论泪与茶,落在信笺上的湿晕最终成了信的模样,它被王永华一封又一封地寄给世界。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着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才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看来,读懂永华,也不是易事。没有了功夫与感觉,永华落在信笺上的湿晕无论多么美丽,都不如凡夫眼中的一碗卤肉。倘若果真如此,不入也罢。
张 渝
318艺术网
编辑部